幼儿园|创新培训模式促进幼儿园新任教师专业成长( 二 )


沟通我能行
晨间沟通案例交流:开展晨间入园阶段家长沟通案例交流活动 , 鼓励教师关注家长真实需求 , 积极回应家长 。
一对一沟通情境模拟:模拟与家长一对一沟通中可能遇到的问题或困难 , 梳理沟通方法及应对策略 。
一对一沟通实战:开展与家长一对一沟通 , 通过复盘提升家园沟通质量 , 促进家园互信 , 增强教师专业自信 。
家园沟通常见情境库:列举并梳理与家长沟通的情境种类 , 不断积累各类情境案例 。
游戏我能懂
区域游戏自制玩教具展:教师制作一份区域游戏玩教具 , 对其趣味性、科学性、可操作性以及对幼儿学习品质的促进进行集中讨论分析 , 促进教师对游戏材料投放的思考与实践学习 。
幼儿区域游戏故事展评:教师分享幼儿在玩自制玩教具时的游戏故事 , 提升游戏观察记录能力 。
区域游戏观察分析交流:通过集中观察分析-个人分析交流等方式 , 帮助教师建立幼儿区域游戏行为分析的思路 , 提升分析的专业性 。
区域游戏观察分析(个案追踪):教师对幼儿的游戏行为做持续性观察记录与分析 , 巩固教师幼儿游戏观察分析的能力 。
在上述四方面内容的基础上 , 人大幼儿园以两个月为周期 , 作为各内容实施的主时段 , 同时在非主时段安排前期自学与后期巩固等辅助活动 。 另外同步开展教师THT活动 , 为新任教师提供同层级交流互学的平台 。
三、策略与建议
(一)必修+选修——园所与教师是培训的双主体
通常的新任教师培训方案等都由园所制定 , 教师是参训者 , 此次人大幼儿园在目标制定前征求新任教师个人意愿并注重引导与鼓励 , 更是首次在内容与形式选择上实行“必修+选修”模式 , 严格参照教师专业能力的各个板块 , 纳入必修部分 , 教师可在平行内容中自主确定学习的顺序或重点 , 如A、B两位教师同为新任教师 , 常规培养、沟通策略等就是其第一年的必修学习内容 , 领域教学虽然也是必修 , 但在第一年选择哪一领域作为提升的重点 , 将由教师和园所共同决定 。
(二)问题核心式——内容上由知识核心转为发展核心
从调研问卷中可以看出 , 教师对于保教实操的需求很高 , 因此在确定内容时 , 人大幼儿园一改以往的知识体系为核心架构的思路 , 变为问题核心式 , 通过问卷、访谈、查班分析等途径 , 选取一系列新任教师最想也最有必要优先解决的问题 , 形成问题库 。
(三)流动导师制——形式上由固定导师变为流动导师
新任教师乃至全体幼儿教师在实践中会持续遇到各式各样的挑战与问题 , 上述问题也只是列举了部分 , 鲜少有教师能够对所有问题都给出回应或提出实践指导建议 , 因此我园此次变固定导师制为流动导师制 , 即根据教师对某一领域、某一主题的掌握情况 , 选定不同人选作为实践导师 , 参与经验交流、案例展示、观摩研讨等活动 。
(四)教师互侪式——集中培训学习的重要补充形式
除了固定主题的培训活动 , 人大幼儿园还借鉴新式培训理念 , 在园内开展教师THT活动 , 即教师互侪式学习 , 主环节通常由当次活动志愿教师近期遇到的调整情境 , 其他教师提出应对建议(不要求必须是自己实践过的) , 任何人对任何建议不打断、不评价 , 由志愿教师选出自己认为当下最想尝试的策略 , 并于之后的一段时间内予以实践反馈 。 不难看出 , 活动中学习的题目、内容都来自教师 , 教师既是主持者 , 也是参与者 , 既是学习者也是评价者 , 这样一是能激发教师主观学习意愿 , 二是能增进教师的归属感与认同感 , 一群面临相同困境的人一起尝试解决问题 , 三是能快速形成教师实践问题策略库 。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