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词|初中语文文言文:180个实词+17个重点虚词!超全整理!( 八 )


如: ①饮少辄醉 , 而年又最高 , 故自号曰醉翁也(《醉翁亭记》)
②学而时习之 , 不亦说乎?
4、修饰关系
可译为“地”“着” , 或不译 。
如:①河曲智叟笑而止之曰②面山而居 。
表转接关系的连词 , 译作“但是”“可是”“却” 。
如:(1)可远观而不可亵玩焉 。
(2)人不知而不愠 , 不亦君子乎?
(3)学而不思则罔
六、其
1、代词
(1)表示第三人称 , 译作“他”“他的”“他们”“他们的”“它”“它们”“它们的” 。
①择其善者而从之 , 其不善者而改之 。
(2)指示代词 , 可译为“那”“那个”“那些”“那里”;也可表示“其中的” , 后面多为数词 。
①其人视端容寂 , 若听茶声然 。
②复前行 , 欲穷其林 。
③其一犬坐于前 。
2、副词
放在句首或句中 , 表示测度、反诘、婉商、期望等语气 , 常和放在句末的语气词配合 , 视情况可译为“大概”“或许”“恐怕”“一定”“怎么”“难道”等 , 或省去 。
①其真无马耶?可译作:“难道”
②其真不知马也 。 可译为:大概
③其必曰:“先天下之忧而忧 , 后天下之乐而乐”乎 。 其:可译为“恐怕” 。
④安陵君其许寡人!其:可译为“一定” 。
七、为
1、作介词时
除表被动外都读作wèi , 可译作“被”、“对”、“给”、“替”、“当” , “为了”、“因为”等 。
如:①舌一吐而二虫尽为所吞//山峦为晴雪所洗(wéi , 被 。 )
②不足为外人道也 。 (wèi“向”“对”)
③为楚造云梯之械 。 (wèi , “给”)
④为其来也 , 臣请缚一人过王而行 。 (wèi , “当”)
⑤问渠哪得清如许 , 为有源头活水来(《观书有感》wèi , 因为 , 由于)
2、当“为”作动词时
读wéi , 可依据语境的不同 , 译成各种相应的动词 , 如:“做” , “当作”、“成为” , “雕刻” , “是”等 。 如:
①中峨冠而多髯者 , 为东坡 。 (是)
②温故而知新 , 可以为师矣 。 (当 , 成为)
③为宫室、器皿 。 (雕刻)
④通计一舟 , 为人五 , 为窗八 。 (有)
⑤橘生淮南则为橘 , 生淮北则为枳(称为 , 叫做)
⑥为小门于大门之侧而延晏子(造)
3、特殊用法:
或异二者之为 , 何哉?(名词 , 心理活动)
八、于
1、引进动作
时间、处所、范围、对象、方面、原因等 , 可灵活地译为“在”、“向”、“到”、“从”、“跟”、“对”、“给”等 。 例如:
①苟全性命于乱世 , 不求闻达于诸侯 。 (在)
②未尝不叹息痛恨于桓灵也(对)
③舜发于畎亩之中(从)
④欲报之于陛下也(向)
2、放在形容词之后
表示比较 , 一般可译为“比” , 有时可译为“胜过” 。
例如:①人固有一死 , 或重于太山 , 或轻于鸿毛
②皆以美于徐公 。
九、焉
1、疑问代词
相当于“怎么”“哪里” 。 如:不入虎穴 , 焉得虎子(熟语)
2、语气助词
如:寒暑易节 , 始一反焉(《愚公移山》
3、代词
相当于“之” 。 如:忽啼求之 , 父异焉(《伤仲永》)
4、兼词
相当于“于何”“在哪里” 。 如:且焉置土石(《愚公移山》)
5、兼词
相当于“于此”“在这里”“在那里” 。 如:夫大国 , 难测也 , 惧有伏焉(《曹刿论战》)
十、虽
连词“虽”在文言文中主要有两种用法 。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