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词|初中语文文言文:180个实词+17个重点虚词!超全整理!( 九 )


1、表示假设 , 可译为“即使” 。
如:①虽千里弗敢易也 , 岂止五百里哉(《唐雎不辱使命》)
②虽乘奔御风 , 不以疾也(《三峡》)
2、表示转折 , 可译为“虽然”
如:故余虽愚 , 卒获有所闻(《送东阳马生序》)
十一、然
1、代词 , 起指示作用 , 译作“这样”“如此” 。
如:父利其然也(《伤仲永》)
2、连词 , 表转折关系 , 译作“然而”“但是”等 。
如:①然足下卜之鬼乎(《陈涉世家》)
②然侍卫之臣不懈于内《出师表》
3、助词
(1)用在形容词之后 , 作为词尾 , 译作“……的样子” 。 如:
翼然临于泉上、颓然乎其间者// 望之蔚然而深秀者
(2)用于句尾 , 常与“如”“若”连用 , 构成“如……然”“若……然”格式 , 相当于“……的样子”“好像……似的” 。 如:
其人视端容寂 , 若听茶声然(《核舟记》)
十二、以
1. 用作介词
表示凭借 , 译为“凭、靠” 。 例:乃入见 。 问:“何以战?”(《曹刿论战》)
表示工具、方式、方法 , 译为“用、拿、把、按照” 。 策之不以其道 。 (《马说》)
2. 用作连词
表示并列、承接、修饰 , “以”相当于“而” 。
例:俯身倾耳以请
表示目的 , 译为“来、用来” 。 例:属予作文以记之 (《岳阳楼记》)
表示动作、行为产生的原因 , 可译为“因” , “因为” , “由于” 。
例:不以物喜 , 不以己悲 。 (《岳阳楼记》)
3. 用作副词
译为“已” , “已经” 。 例:固以怪之矣 。 (《陈涉世家》)
十三:则
1.连词
(1)表示承接关系 , 可译为“就” 。
例:居庙堂之高则忧其民 。 (《岳阳楼记》)
(2)表示假设关系 , 可译为“如果” , “那么” 。
例:万众则不辩礼义而受之 。 (《鱼我所欲也》)/
诚如是 , 则霸业可成 。 (《出师表》)
(3)表示转折关系 , 可译为“却” 。
例:余则蕴袍敝衣处其间 。 (《送东阳马生序》)
2.表示判断 , 可译为“就是” 。
例:此则岳阳楼之大观也 。 (《岳阳楼记》)
十四、因
1. 连词 , 表示顺接上文 , 可译为“于是”、“就” 。
例:安陵君因使唐雎使于秦 。 (《唐雎不辱使命》)
2. 介词 , 表示动作、行为发生的原因
依据、方式 , 可分别译为“由于”、“凭借”、“依靠” 。 例:高祖因之以成帝业 。 (《隆中对》)
3. 介词 , 可译为“根据”、“依照” 。
例:罔不因势象形 。 (《核舟记》)
4. 副词 , 可译为“因此” 。
例:因以为号焉 。 (《五柳先生传》)
十五、且
1. 副词
(1)用在动词或数词前 , 表示动作行为将要发生 , 可译为“将” , “将要”、“将近” 。
例:北山愚公者 , 年且九十 。 (《愚公移山》)
(2)表示行为的状态 , 可译为“姑且”、“暂且” 。
例:存着且偷生 , 死者长已矣 。 (《石壕吏》)
2.连词
(1)表示递进 , 可译为“况且” 。 例:且焉置土石?(《愚公移山》)
(2)表示让步 , 可译为“尚且”、“还” 。 例:且欲与常马等不可得 。 (《马说》)
(3)表示并列或递进 , 可译为“和”、“而且”、“并且” 。 例:盖余之勤且艰若此 。
十六、乃
1.副词
(1)可译为“竟然” 。 例:乃不知有汉 , 无论魏晋 。 (《桃花源记》)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