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科|大类招生培养并非改革终点

“大类招生” , 即高校不再以单一专业而是以一个大的、学科相近的门类招收本科新生 。 新生入学后 , 不少学校还采取“大类培养” , 即按大类先对学生进行一段时间的通识教育 , 之后再分流 , 学生按照志愿进入所属门类下的相关专业学习 。
相关改革可以追溯到2001年北京大学的“元培计划” , 真正在全国知名大学铺开是在2017年 , 随后一些高校还在陆续跟进 。
大类招生、大类培养可以在一定程度上打破专业壁垒 , 赋予学生更多的自主性、选择性 , 可以增进学生对于专业的了解 。 同时 , 一定程度的通识教育还可以帮助学生打下牢固的基础 , 建立多元的兴趣 。 可以说 , 大类招生带来的一系列改革成效显著 , 可视为我国高等教育改革的重大进步 。
那么 , 可否就此认为大类招生、大类培养是改革的“风向标”乃至最终目标呢?
当下 , 经过几年实践 , 教育工作者们逐渐发现 , 大类招生、大类培养存在一些难以回避的问题 , 值得进一步关注并探究解决方案 。
比如 , 所谓“大类”一般由多个学院组成 , 通常是拼盘式的组合 , 组织上并非真正的融合性机构 , 专业上只是学科相近也并无必然联系 。 一些学科的学科基础很不一样 , 与其他专业勉强归为一类 , 缺乏科学依据 。 各学院、专业之间要协调起来 , 困难重重 。
又比如 , 一些高校将冷门专业与热门专业搭配在一起 , 定位成一个“大类”捆绑招生 。 到校之后 , 学生一旦未能如愿进入热门专业 , 很可能倍感失望 , 以致回望招生规则 , 产生疑问:难道大类招生就是为了给冷门专业打包销售?据媒体报道 , 由于这种搭配模式 , 一所著名大学在招生中遭遇“滑铁卢” , 在多个省份招生爆冷 , 不但分数线下降严重 , 甚至还出现断档现象 。
之所以将冷热门专业搭配成“大类” , 高校也有“难言之隐” , 因为即便是顶尖高校 , 有强势专业、优势专业与特色专业 , 也有相对弱势的专业、冷门专业 。 前者 , 学生纷至沓来;后者 , 则大都非学生首选 。 一个专业招不到好的学生 , 未来发展就会走下坡路 , 甚至越来越弱 。 高校希望强势专业能带动弱势专业 , 于是利用大类招生的规则对冷热门专业实行捆绑招生 。 只是如此一来 , “大类”就变成了“杂类” 。 有些高校为了照顾某些专业 , 还将大类拆分开来变得越来越小、门类越来越多 , 实际上又开了倒车 。
由此 , 学生后续的专业选择与分流也会出现困难:一是专业的冷热度久已有之 , 如何协调 , 全靠学院规定与学生选择;二是各学院会从各自学科与专业利益出发去制定进人与选人的门槛 , 名额有限;三是学生看似可以自愿选择专业 , 但在热门专业激烈的竞争面前 , 除了用成绩说话 , 个人志愿无从体现 。
上述现象背后反映的是更深层次的问题 。 总体来说 , 尽管大类招生、大类培养改革的初衷在于打破专业教育的禁锢 , 但从实际操作来看 , 大类还是以专业为集合体所组成的专业群 , 难免受限于专业集群的各自为战与本位主义 。 各专业都难免会强调各自的重要性 , 学生也会不由自主地在各专业间流连、比较 , 并有可能早早就确定了自己的选择 , 不利于通识教育的开展 。 而通识教育要解决的根本问题是思想与认识问题 , 是有关人生的问题 , 也是有关人生的选择问题 , 目的是拓展学生的思维与视野 。 对这些问题认识的加深 , 绝对有助于学生未来的专业选择 。
因此 , 大类招生、大类培养也只是改革的阶段性成果 , 而非终点 , 改革的最终目标应当是推动本科教育的彻底变革 。 必须指出的是 , 我国的高等教育发展不平衡 , 各高校所选择的发展类型也不一样 , 通识教育作为一种教育理念 , 并不完全适用于应用型高校和职业院校 , 上述推断仅限于研究型高校而言 。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