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生|兼容并蓄 博采众长 北京市二十一世纪国际学校青岛校区打造国际化教育新高地

大众网·海报新闻采访人员 张玉 青岛报道
全球化作为21世纪人类社会发展的基本趋势,给不同国家和地区、种族和民族之间的共处带来了复杂而多样的问题,教育全球化是蕴含其中的一种现象与趋势。促使当前教育要以培养能够和谐共存的人为基本,致力于国际理解能力、跨文化沟通能力的培养,引导学生尊重人们的独立性与文化差异,这也是北京市二十一世纪国际学校青岛校区将坚持追求的。
学生|兼容并蓄 博采众长 北京市二十一世纪国际学校青岛校区打造国际化教育新高地
文章插图
《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与这一世界性教育课题相契合,纲要提出未来十年中国教育要“适应国家经济社会对外开放的要求,培养大批具有国际视野、通晓国际规则、能够参与国际事务和国际竞争的国际化人才”,同时强调要加强国际理解教育,增进学生对不同国家、不同文化的认识和理解;鼓励中小学开展多种形式的对外交流,积极拓展学生的国际视野,提高跨文化沟通能力。
对国际学校,家长们的理解有大致两种。一种是全部面向外国学生,其父母在中国工作,为了营造与其国家相似的教育环境,开设的课程全部或大部分移植自他们的国家,汉语课程仅仅作为辅助,帮助其了解中国文化。这样的学校是为了方便外国学生将来回归本国继续学习而开设的。
学生|兼容并蓄 博采众长 北京市二十一世纪国际学校青岛校区打造国际化教育新高地
文章插图
近年来,另一种意义的国际学校逐渐兴起,它们主要面向中国学生开设,借鉴国际课程,同时结合中国本土课程,再根据学生情况实现中西合璧,为学生将来出国留学奠定基础。北京市二十一世纪国际学校青岛校区就属于这种类型。另外,还有很多公立名校办起了国际班,吸引了很多家长的目光。
当前国际化办学大势所趋,但北京市二十一世纪国际学校青岛校区坚持国际学校有几个误区绝对不能走。
第一个误区是课程全盘西化。作为“十五年贯通”的学校,既保留了中国传统教育的精华,又引入了小班教学、合作探究、分层选课走班等国际教育的先进理念,立足本土,打造了中西合璧的国际化课程体系。这也是北京市二十一世纪国际学校能够突出重围、快速发展的重要原因之一。未来,北京市二十一世纪国际学校青岛校区将延续北京总校的先进理念,立足岛城,续写国际学校新精彩。
第二个误区是教师团队全盘西化。外教确实有他们的优势,理念新颖、教学灵活,但在国内长大的孩子,已经适应了传统的教育体制,形成了比较固定的思维模式,因此,国际学校要做的,是为他们搭建中西教育的桥梁,实现过渡和融合。很多人误以为,国际学校的教师应该是清一色的外教,评判国际学校好坏的标准就是外教在师资队伍中所占的比重。这是不合理的。北京市二十一世纪国际学校青岛校区将打造外教、海归和中方教师“三驾马车”共同驱动的局面。外教国际化的教学方式提前为学生适应将来的留学生活打下基础;海归中英文流利,熟悉国内外的教育体制,可谓学生的“先行者”,能针对各种现实问题为学生提供帮助指导;中教基本功扎实,敬业奉献,可以给学生补上传统文化课。三者配合契合学生的需求,真正为学生走向世界舞台保驾护航。
学生|兼容并蓄 博采众长 北京市二十一世纪国际学校青岛校区打造国际化教育新高地
文章插图
第三个误区是只注重结果,不注重过程性评价和管理。从学生成长的角度来说,评价应贯穿于他在学校的每一天、每一节课的表现,以激励他全身心投入学习和自我表现中去。北京市二十一世纪国际学校青岛校区形成了一套完整的过程评价体系,其中期末考试只占20%的比例,课堂表现、行为习惯以及在校内外各种活动中的表现都纳入评价体系。学校相信,只有这样才能够打造全面发展的人才。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