闫淑媛|孩子平衡感差 花上万元报培训班能缓解吗?( 二 )


不要盲目走入感统训练的误区
近年来,感统失调这个陌生的词语渐渐被越来越多的人了解。网络上有文章称80%的孩子都有感统失调,还有特教机构声称儿童要100%达到感觉统合非常困难,所以每个孩子都需要感统训练,才能帮助孩子更好成长。
“感统是感觉统合的简称,是指人体通过感觉器官将得到的各部分感觉信息输入大脑,大脑进行分析和综合处理,是一个信息加工的过程,使个体在外界环境的刺激中和谐有效地运作。”闫淑媛解释,这是一种与生俱来的神经功能,有着从低级到高级、原始到成熟的过程。感觉统合失调是指大脑不能有效组织处理从身体各感觉器官传来的信息,机体不能和谐的运作,从而产生一系列行为和功能障碍。
人们对感统失调往往认识不够,常常陷入误区。“它的适用范围非常广泛,大部分人都有感统失调的问题,成年人晕车、恐高、肢体不协调等都有可能是感统失调的表现。”闫淑媛说,从出生至7岁,孩子感统失调的情况更多。随着年龄的增长,发育促进了感统成长,一些孩子感统失调逐渐减弱,但也有一部分孩子的感统失调延续到小学,而且问题越来越凸显。
“感统失调在疾病诊断库中没有被收录,很多专家倾向于感统失调并不是一种病症,它的定性目前还存在争议,家长们对此不用太焦虑。”闫淑媛表示,不是每个儿童都需要做感觉统合训练,感统失调的表象有些是孩子的性格问题,也有些可能是孩子的认知理解问题。
但家长需要警惕的是,感统失调更多是其他疾病的伴随症状,例如孤独症谱系障碍、注意力缺陷多动症、智力障碍、发展性协调障碍等。实际上,感统失调的种种表象,往往是由神经系统疾病所导致的。“一旦孩子有感统失调的症状,最好先到医院进行专业的评估和全面的诊断,再做治疗,不要盲目走入感统训练的误区。”闫淑媛提醒,虽然一部分家长已经通过书籍、网络等方式了解感统失调,并让孩子接受感统训练,但没有针对性的训练反而容易掩盖孩子真实的“病因”。
闫淑媛|孩子平衡感差 花上万元报培训班能缓解吗?】更多资讯或合作欢迎关注中国经济网官方微信(名称:中国经济网,id:ourcecn)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