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湾|台湾青少年开始在《长津湖》里找共鸣了?

为数不少的台湾青少年看过《长津湖》 , 面对不需要翻译字幕的语言符号和全新的情节 , 他们表示心里相当感动 。 关于课本上的“韩战” , 台湾的教育从来是灌输贬义或他者的概念 , 许多成年的台湾人甚至只有纹身“杀朱拔毛”的反共记忆 。 尽管直到今天 , 《长津湖》仍然无法在台湾院线公开上映 , 但是通过各类信息平台 , 旧时代的政治和科技手段已无法围堵那些渴望知识救赎的年轻心灵 。
文 观察者网专栏作者 王睿
台湾时事观察者
世界格局走向以民族国家为单元之后 , 教育便是国家意志的表现 , 学校则是民族意识的摇篮 。 每个现代人初识国家符号、认同民族文化 , 无不经由学校教育而来 。 因此 , 民族国家健全才能保证学校教育健全 , 从而可能培育健全的国民 。 反之 , 殖民地教育是人类近现代史上畸形的、不健全的教育 。
殖民地教育的遗害
很不幸 , 台湾光复虽然终结了日本殖民地教育 , 但最近70多年来 , 由于国家分裂的缘故 , 台湾教育前40年在反共威权主导下 , 走向现代史缺漏、世界观偏向的误区;而后30多年来 , 更在反共威权加乘西方的选举民主与文明等级论的灌顶 , 改走向扈从殖民主义与帝国主义的不归路 。
像《八国联军乃正义之师》能在书店上市、能在校园的书展上陈列 , 固然有人以买卖自由为其说项 , 但根本的原因是台湾丧失民族意识所致 。 因为 , 没有民族意识 , 也就没有共同的道德底线和使命感;而抽离民族国家的、诉诸个体自由的民主人权教育 , 更拒绝抱负那种道德和使命 。
于是 , 在多数台湾人的价值观中 , 无法存在不可交易的共同底线 。 “维持现状”成为台湾的主流民意 , 正说明没有共同愿景和追求的事实 。
此前的多数台湾人没有认识到 , 台海复归统一是中国人反帝反殖的表现方式 。 于是在欠缺中国价值的岛上出现一种特产:为“台独”而喷的巨人 , 就是为“台独”而战的侏儒 , “维持现状”只是“台独”的政治工具 。 后者截然不同于1895年以来、长达60年在岛上为反帝反殖而奉献牺牲的人 , 也比不上1970年以后、10年之间在海内外奔走保钓的台湾人 。
话说回来 , 台湾人人格的改造有其环境因素 。 1979年以后的10年内 , 两岸经济的总体差距不大 , 但统一的历史条件却尚未成熟 , 国家分裂的问题因而被搁置 , 甚至因为一些突发事故而被人为利用 , 以此扩大心理隔阂和对立 。
在两岸政治隔阂未决的条件下 , 由美日新殖民主义一手扶植起来的反共威权新贵登场 , 主导了最近30多年来台湾的自我殖民地化过程 。
理解这种脉络 , 才能理解台湾前辈学者王晓波等人的课纲微调运动 , 正如当年岛内的保钓运动 , 为何只能是民族主义的吉光片羽 。 试看台湾的中小学生 , 他们自幼开始被灌输反共仇中意识 , 惊人地复制日殖教育的历史悲哀 。 明清史学者徐泓在自媒体上刊文:“念小学的外孙女说老师告诉他们‘中国是永远的敌人’ 。 ”
可见新旧殖民地教育的本质 , 都是教人在精神上与自己的祖国对立起来 , 而人格已然异化的义务教育从事者 , 则是执行那种教育律令的尖兵 。

台湾|台湾青少年开始在《长津湖》里找共鸣了?
文章图片

明清史学者徐泓(资料图)
民族意识与文化荡然
吴昆财教授奋力抨击台湾新课纲与新教材的不是 , 但悲哀的是体制内教员多数只想着教学领薪 , 支持或归顺新课纲新教材意识形态者也大有人在 。
无论自觉或不自觉 , 他们同是政治遗留未决的产物 , 动员学生“仇中”则成为他们的职分 。 历史科固然如此 , 公民科和全民防务科更是变本加厉 。 国文科则被调整为信息鉴识科 , 不再具备道统传承和人格培育的功能 。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