阵痛|集团回收学校权力,经历的阵痛你难以想象


阵痛|集团回收学校权力,经历的阵痛你难以想象
文章图片

图片来源:pixabay
【阵痛|集团回收学校权力,经历的阵痛你难以想象】*来源:“顶思”(ID:idingsi)

近一段时间 , 湖南、江苏、四川等地教育部门发文称“原则上不再审批新的民办义务教育学校” , 并降低本地民办学校占比 。 此前国际教育集团蒸蒸日上的发展 , 很大程度上体现在向外扩展开办新学校 , 而现在只能向内求发展——集团总部多方位指导下属学校提升服务质量 , 建立从总部到校区成本更低更高效的监管体系 , 增加更多的盈利点促进学生“二次消费” , 打造集团内部完整的上下游产业链等 , 才可能提高自己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 。 但这些都需要结合集团发展的阶段 , 在不同阶段改进不同方面 。
文 | ABB , 编 | Chris_guo
教育集团总部和下属学校的发展可以大致分为:大学校小总部、大总部小学校两个阶段 。 往往是由前者开始 , 逐步发展到后者 。 这个过程不仅仅是权力/权利分配的问题 , 还有产业链布局的转变 。 从单体校升级为教育集团 , 究竟要经历怎样的阵痛?本文 , 我们来聊聊这个话题 。
大学校小总部的 潜在风险
大学校小总部其实非常常见 , 很多教育集团一开始都是先办了一所学校 , 办好了才办第二所、第三所 , 逐步形成集团的 。 所以第一所学校的校长对于集团发展而言 , 就有了举足轻重的意义 。
通常来说 , 集团的品牌是第一所学校打响的 , 跟外国大学之间的信任是第一所学校建立的 , 后面几所学校的教师、升学指导是从第一所学校里分派过来的 , 好的素质活动项目是第一所学校推荐的 , 甚至在后面几所学校尚未盈利的时间里 , 所有人都是靠第一所学校养活的 。
然而 , 大学校小总部的模式也暗藏风险 , 因为此时“运动员也是裁判员” , 集团总部缺乏专家来客观评估第一所学校的服务质量 , 更不用说帮助学校提升质量了 。 而且这样的单体校“独闯江湖”很难发挥规模效应 , 盈利点比较单一 , 学生的很多其他需求没法满足 , 只能交还给市场 。
集团回收权力 是一门技术活
随着集团下属学校的增多 , 董事会感到如果继续让下属学校各自为政 , 可能会弊大于利 , 此时集团就会采取一系列措施回收一些权力 , 形成握有实权的总部 。 一般来说 , 可涉及以下几方面:
? 回收教学管理权:由集团学术中心/教学管理部统一规范学术标准 , 并下派督导轮流考察各学校 , 以评估和提高各校区教学质量;
? 回收市场招生权:由集团市场部统一进行品牌宣传、统一组织大型招生活动 , 不仅口径更一致规范 , 还能降低成本、吸引更多关注;
? 回收人事招聘权:由集团人事部统一招聘、调任 , 以实现人力资源使用成本最低、利用率最高;
? 回收后勤管理权:由集团后勤部统一监管食堂/校车/IT系统/校服等 , 以规模效应换得最低成本 , 且总部可以全方位监管各校区服务质量 , 进行调度达到最高效率;
? 回收升学指导权和素质活动权:由集团“学苑/平台/书院/中心”的营利性部门统一管理升学指导服务 , 以实现大学资源共享 , 并提供各类收费的素质课程和活动 , 增加“二次消费”盈利点;
? 还有原先就被董事会“盯”得很紧 , 对校长有营收和利润考核指标的财务权 , 更是“在劫难逃” 。
凡事都有两面性 。
权力掌握在校长手里的好处是 , 我认识的绝大多数校长都非常有教育情怀 , 基本不太想把自己的学校做得太商业化 。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