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外国语大学|极不均衡:高校近5年新增院士,在京高校占3成,7地高校零收获!


上海外国语大学|极不均衡:高校近5年新增院士,在京高校占3成,7地高校零收获!
文章图片
上海外国语大学|极不均衡:高校近5年新增院士,在京高校占3成,7地高校零收获!
文章图片
上海外国语大学|极不均衡:高校近5年新增院士,在京高校占3成,7地高校零收获!

两院院士每两年增选一次 , 从2016年启动“双一流”建设以来 , 分别于2017年、2019年、2021年增选了院士 。 在这三次院士增选活动中 , 全国共新增两院院士416位(不含外籍院士) 。 如果考察一下最近三次高校新增院士的分布 , 又是一个什么情况呢?本文简要梳理一下 。
从三次两院院士增选活动最终结果看 , 当选时在高校工作的计238位 , 占比57%(全国新增416位) 。 在高校新增238位院士中 , 包括116位中科院院士 , 122位工程院院士 。
经过梳理发现 , 高校新增院士最大特点是分布极不均衡 , 地区之间“贫富差距”极大 。 具体情况大致如下 。
(1)北京的高校新增院士占比近三成 , 七省区的高校颗粒无收 。 在最近5年三次新增两院院士中 , 坐落于北京的高校新增院士68位 , 占高校新增238位院士的近三成 。 与此形成对比的是 , 河南、贵州、宁夏、青海、西藏、新疆和内蒙古7个地区的高校却是颗粒无收 。 你说这个差距有多大?
(2)5个地区的高校新增院士数量 , 多于18个地区高校新增院士数量 。 除了北京与7个地区极为悬殊的差距之外 , 其它24个地区之间的差距同样也很大 。 其它24个地区的高校 , 有5个地区新增院士在10位以上 , 分别是上海21位、江苏20位、湖北15位、浙江13位、陕西11位 , 共计新增院士80位 。
这5个地区的高校虽然也是新增院士的“富裕户” , 但加起来与北京才有一拼 , 显示出北京在新增院士方面确实是鹤立鸡群 。 与此同时 , 这5个地区高校新增院士与排在其后的18个地区的高校相比 , 也是鹤立鸡群 , 5个地区的高校三次新增院士80位 , 而其它18个地区的高校三次新增院士只有76位 , 这个差距大不大?
(3)东部地区高校新增院士数量 , 是中西部地区高校新增院士数量的2倍之多 。 在高校新增的238位院士中 , 军校14位 , 地方高校计224位 。 在地方高校新增院士中 , 位于京津冀、江浙沪、粤港澳和山东、福建、海南12个东部地区的高校 , 共新增151位院士 , 位于中西部地区的高校新增73位院士 , 前者是后者的2倍之多 。 这个差距大不大?
这里有一个问题 , 新增院士数量与当地经济发展有多大关系?在许多人看来 , 科技驱动经济前行 , 科研带动产业发展 , 似乎是当地新增院士越多 , 经济发展速度越快 , 或是GDP越高 。 结果却出人意料 。
北京的高校三次新增院士68位 , 遥遥领先其它地区高校 , 而且与上海、江苏、湖北、浙江四地高校新增院士相当 。 可是从2020年GDP数据看 , 北京的GDP为36103亿 , 上海、江苏、湖北、浙江四个地区GDP之和则是249475亿(上海38700亿 , 江苏102719亿 , 湖北43443亿 , 浙江64613亿) , 是北京的近7倍 。 显然 , 难以看出与新增院士之间的联系 。
【上海外国语大学|极不均衡:高校近5年新增院士,在京高校占3成,7地高校零收获!】
从广东与北京的情况看 , 2020年广东GDP高达110761亿 , 是北京36103亿的3倍之多 , 而广东地区的高校三次新增院士只有7位 , 约是北京地区高校新增院士的1/10 。 这一正一反 , 也说明新增院士与当地经济发展之间没有直接关系 。
再看一看上海与江苏 。 这两地高校都是新增院士“富裕户” , 也都是经济高度发达地区 , 两地高校三次新增院士数量基本相同(上海是21位 , 江苏是20位) , 可两地2020年GDP却有很大差距 。 江苏为102719亿(仅次于广东的110761亿) , 上海则为38700亿 , 是江苏的38% 。 这也说明 , 新增院士数量与经济发展之间没有直接关系 。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