商学院|哈佛商学院教授:很多学生从未思考过人生目标

按:
克莱顿·克里斯坦森(Clayton M. Christensen),1952年4月6日出生于美国盐湖城,1975年在杨百翰大学以优异表现获得经济学荣誉学士,1979年在哈佛商学院以优异成绩获得MBA学位,1992年重返哈佛商学院获得DBA学位之后并任哈佛商学院教授,任职于哈佛商学院总经理及技术与运营管理部 。1995年度麦肯锡奖得主 。
克里斯坦森是"颠覆性技术"这一理念的首创者 。他的研究和教学领域集中在新产品和技术开发管理以及如何为新技术开拓 市场等方面 。代表作为《创新者的窘境》和《创新者的解答》 。
哈佛大学邀请克里斯坦森向全体学生阐述如何把他的管理学理论运用于每个人的具体生活中,当受邀参与演讲时,克里斯坦森已经被诊断出患了癌症 。经历过人生的至暗时刻,他将自己对于生命的感悟以及取得幸福快乐人生的经验,进行了系统总结并倾囊相授 。也正因为用心至极,这场演讲取得了极大成功,不仅深深感动了现场的学生,也在全社会引起广泛讨论 。
一、制定人生战略
这些年以来,我一直在观察我们哈佛商学院同学的命运变迁 。在同学聚会上,我见到越来越多的人不开心、离婚,以及与子女疏远 。原因何在?因为他们在决定如何分配时间、才华以及精力时,并没有坚定地将人生的目标放在首要和中心位置 。
哈佛商学院每年从全球精英中招收900位新生,令人颇感震惊的是,这些人中有很大一部分从未思考过他们的人生目标 。我对这些学生说,哈佛商学院可能是他们深度思考这一问题的最后机会所在 。如果他们认为以后还会有时间和精力反思,那肯定是脑子坏了,因为人生的重担只会越来越沉重:你要还住房贷款,每周要工作70个小时,还得结婚生子 。
对我而言,有一个清晰的人生目标至关重要 。在成为罗德学者之后,我的课业压力变得十分沉重,相当于在牛津的正常学习时间之外又加上了一年的学习量 。我当时决定,每天晚上要花一个小时阅读、思考,探究上帝为何要我降生在这个世上 。但想要坚持这个目标也颇具挑战,因为我在这上面多花一个小时,就意味着研究计量经济学的时间又少了一个小时 。从繁忙学业中抽出一个小时来干这个是否值得?实际上,当时我也非常矛盾,但我还是坚持了下来,并最终找到了我人生的目标 。
如果我没有这么做,而是将那一个小时用在学习最新的技能上,去研究回归分析的自相关性这类问题,那我肯定是浪费了我的人生 。计量经济学工具我一年也就用几次,但人生的目标却需要我每天去实践 。这是我学过的最有用的东西 。搞清楚人生的目标,远比学习什么作业成本法、平衡计分卡、核心竞争力、颠覆性创新、4P 营销理论以及波特五力模型等更为重要 。
选择一份职业并获得成功,不过是实现人生目标的一种工具 。但如果没有目标,人生势必空洞无趣 。
二、做好资源配置
你如何配置自己的时间、精力以及才华等资源,决定了你会有何种人生战略 。我有一大堆的“事业”在抢占这些资源:我要尽心尽力维持夫妻关系和睦,要培养优秀的子女,同时还要奉献社区,争取事业有成,做好教会服务 。既然我的时间、精力以及才华都非常有限,那么我应该如何在追求的各项事业之间配置资源?
极度渴望成就的人一旦有了更充裕的时间或者多余的精力,他们便会下意识地将其投入到追求短期利益的活动之中 。而我们的职业确实能够为我们的进步提供最为具体的证明 。比如你推出了一款产品,完成了一项设计,结束了一次讲演,做成了一笔交易,讲了一堂课,发表了一篇论文,得到了报酬,获得了升迁,这样的进展往往清晰可见 。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