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会|家庭教育大讲坛丨如何缓解“双减”后出现的新焦虑?
文章图片
文章图片
“双减”政策很大程度上减轻了孩子们的学业负担 , 缓解了家长们的教育焦虑 。 但不可否认的是 , 家长群体中又出现了一些新的焦虑和迷茫 。
这些焦虑从何而来?该如何正确对待和化解?
近期 , 由中国教育报刊社和深圳市教育局合作主办的家庭教育大讲坛邀请了重庆师范大学教授、中国教育报家庭教育首席专家赵石屏作为主讲嘉宾 , 和家长们一起来探讨分析这个问题 , 也给出具体实用的建议 , 帮助家长真正缓解焦虑 , 给孩子创造良好的成长环境 。
扫码听见本文
文章图片
11月18日 , 江苏省如皋师范学校附属小学举办秋季运动会 , 孩子们在开幕式上进行社团展演 。
01
“双减”背景下 为何又产生了新的焦虑?
“‘双减’的总目标是通过治理校外培训机构 , 有效缓解家长焦虑情绪 , 建设高质量教育体系和良好教育生态 。 ”
赵石屏认为 , “双减”除了要解决资本的无序介入对教育生态的破坏、家校边界混乱导致家庭教育功能扭曲等问题外 , 还有一个很重要的目标 , 即解决全民教育焦虑问题 。 “‘双减’之前很少有家长不焦虑 , 校长和老师也都焦虑 , 导致孩子厌学 , 家庭心理环境恶劣 。 ” 可是为什么“双减”实施以后 , 又有家长出现了新的焦虑和迷茫呢?赵石屏分析 , 可能主要有以下几点原因 。
一是担心孩子未来的社会分层和收入差距问题 。 这是导致很多家长焦虑的根本原因之一 , 他们担心如果孩子学习不好 , 未来在社会竞争和阶层划分中就会处于不利位置;二是担心“双减”后 , 学校的教学质量不能提高孩子的升学竞争力;三是担心其他孩子抢跑 , 自家孩子被淘汰性分化;四是担心经济负担比以前更重 , 因为课外集中补习取消了 , 只能采用费用更高的一对一辅导方式 。
赵石屏还提到了某些家长的个性特点也是导致焦虑的原因之一 。 “有的家长永远都有要焦虑的事情 , 永远都活在担心和抱怨之中” , 她有一位朋友就是这样的个性 。 这位妈妈从孩子小学起就开始充满担忧 , 等孩子好不容易上大学了 , 又开始担心找工作的事情 , 一直到现在孙子都有了 , 又接着开始为第三代的成长担心 。 “这样的家长真的需要好好反省自己 。 ”
赵石屏分享了深圳某小学的调研结果:9月份开学伊始 , 对“双减”政策持“很赞同、更焦虑、观望”三种态度的家长各占约三分之一;随着学校切实加强高质量的教育教学 , 并指导家长进行“以生活为主体”的家庭教育 , 比如劳动教育、体育锻炼、生活技能教育等 , 持“很赞同”意见的家长比例在逐渐增加 。 “由此可见 , 家长的焦虑是可以逐渐消除的 。 ”
文章图片
夏山 绘
02
担起责任 优化认知 提高能力方能真正缓解焦虑
“双减”从外部环境和政策支持上为家长减轻负担和焦虑创造了条件 , 但家长还需要从突破认知提升能力等内在方面努力 , 才能从根源上缓解自身的教育焦虑 。 对此 , 赵石屏强调家长要担起教育责任、优化教育认知、提高教育能力 。
家长须担起责任 。 “家长对孩子身兼多重责任 , 不应仅仅体现在关注学业成绩上 。 如果家长只关注分数 , 在某种程度上是失职的 。 ”赵石屏说 , 《中华人民共和国家庭教育促进法》也明确规定了家庭教育的内容应包括对孩子道德品质、身体素质、生活技能、文化修养、行为习惯等多方面的教育和培养 。
推荐阅读
- 上海对外经贸大学|工作十年后,才发现老师和公务员竟有这么大的差距,你选对了吗?
- 教师|北大韦神“真实处境”跌下神坛,学生退课,班级人数不到10人
- 安徽|海南一大学生不知安徽省会,连猜两个都不对,直接“得罪”两个省
- 本科生|仅4.3%本科生毕业后月入过万:钱好挣,是年轻人最大的错觉
- 教育部|终于轮到高中生“减负”了,教学进度将大幅调整,教育部已有通知
- 备考|大学毕业是该直接去上班,还是安心备考公务员?
- 公司|成人学历培训机构虎硕教育停止营业:运营压力大不堪重负
- 北京市教委|翁铁慧调研北京高校大学生就业创业工作
- 讲座|贺昌中学·清华大学美术学院共同举办“以美育人”高峰论坛
- 成绩|2022年神户大学工学部出愿信息早知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