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腹经纶气自华是谁的诗,满腹诗经气自华什么意思?

今天给各位分享满腹经纶气自华是谁的诗的知识,其中也会对满腹诗经气自华什么意思进行解释,如果能碰巧解决你现在面临的问题,别忘了关注本站,现在开始吧!
1腹有诗书气自华是谁写的“腹有诗书气自华”是写的,出自《和董传留别》 。《和董传留别》是宋代文学家苏轼由凤翔府回到长安时所作的一首七律 。苏轼在凤翔府任职时,董传曾与苏轼相从,当时董传生活贫困,衣衫朴素,但饱读诗书,满腹经纶,平凡的衣着掩盖不住他乐观向上的精神风骨 。苏轼在诗中一面称许了董传的志向,同时预祝他黄榜得中 。
原文:
麤缯大布裹生涯,腹有诗书气自华 。
厌伴老儒烹瓠叶,强随举子踏槐花 。
囊空不办寻春马,眼乱行看择婿车 。
得意犹堪夸世俗,诏黄新湿字如鸦 。
白话译文:
生活当中身上包裹着粗衣劣布,胸中有学问气质自然光彩夺人 。不喜欢陪伴着老儒一块清谈过“烹瓠叶”那样的苦日子,决定随从举子们参加科举考试 。口袋里没有钱不置办那“看花”的马,但会看取令人眼花缭乱的“择婿车” 。考试得中仍然可以向世俗的人们夸耀,诏书上如鸦的黑字新写着俺的名字 。
作者简介:
苏轼(1037~1101),宋代文学家 。字子瞻,一字和仲,号东坡居士 。眉州眉山(今属四川)人 。苏洵长子 。嘉祐二年(1057年)进士 。累除中书舍人、翰林学士、端明殿学士、礼部尚书 。
2“胸藏文墨怀若谷,腹有诗书气自华”出自哪首诗?“腹有诗书气自华”出自苏轼的《和董传留别》,“胸藏文墨怀若谷"是后来加上去的,具体是谁所说无从考究,部分人认为是陶渊明说的 。
腹有:胸有,比喻学于成 。气:表于外的精神气色 。华:丰盈而实美 。这句话用来比喻只要饱读诗书,学有所成,气质才华自然横溢,高雅光彩 。
扩展资料
《和董传留别》的全文:
粗缯大布裹生涯,腹有诗书气自华 。厌伴老儒烹瓠叶,强随举子踏槐花 。
囊空不办寻春马,眼乱行看择婿车 。得意犹堪夸世俗,诏黄新湿字如鸦 。
译文:
生活当中身上包裹着粗衣劣布,胸中有学问气质自然光彩夺人 。
不喜欢陪伴着老儒一块清谈过“烹瓠叶”那样的苦日子,决定随从举子们参加科举考试 。
口袋里没有钱不置办那“看花”的马,但会看取令人眼花缭乱的“择婿车” 。
考试得中仍然可以向世俗的人们夸耀,诏书上如鸦的黑字新写着俺的名字 。
3“腹有诗书气自华”出自哪里?“腹有诗书气自华”出自哪里?——答:宋代文学家苏轼的诗作《和董传留别》 。此诗首联写董传粗丝绑发,粗布披身,赞扬董传虽然贫穷但勤于读书,因此精神气质非同常人;颔联写董传倦于从师学礼,忙于温书应考,表明董传的志向不甘心过贫苦的日子,希望通过科举出人头地;颈联用两个典故鼓励董传,虽不能像孟郊那样骑马看花,但却有机会被"选婿车"包围而眼花缭乱;尾联承上继续鼓励董传,希冀董传能够有朝一日,可以金榜题名,扬眉吐气,以夸世俗 。全诗蕴藉含蓄,巧于用典,层层交织着董传粗衣在外而经纶在内以及贫困窘迫的情状与作者美好的祝愿之间的种种矛盾,造成强烈的反差,给人以深刻的印象 。其中"腹有诗书气自华"一句,广为传诵,脍炙人口 。
【作品原文】
和董传留别
粗缯大布裹生涯,腹有诗书气自华 。
厌伴老儒烹瓠叶,强随举子踏槐花 。
囊空不办寻春马,眼乱行看择婿车 。
得意犹堪夸世俗,诏黄新湿字如鸦 。
【词句注释】
⑴董传:字至和,洛阳(今属河南)人,曾在凤翔与苏轼交游,二人感情深厚 。
⑵粗缯(zēng):粗制的丝织品 。大布:古指麻制粗布 。《左传·闵公二年》:"卫文公大布之衣,大帛之冠 。"杜预注:"大布,粗布 。"裹:这里指经历 。生涯:人生的境遇和其过程 。语本《庄子·养生主》:"吾生也有涯,而知也无涯 。"
⑶诗书:原指《诗经》和《尚书》,泛指书籍 。这里指才华、学识 。气:指人的外在精神气色 。华:这里指人气质高雅 。
⑷老儒:对年老学子的称呼 。瓠(hù)叶:瓠的叶子,可作菜用 。据载,东汉刘昆有学生五百多人,每年春秋两度祭祀,常常准备好各种礼仪并用木瓠的叶子作祭祀品 。瓠,葫芦、冬瓜等的总名 。
⑸强:勉强 。举子:指被推荐参加考试的读书人 。踏槐花:旧时考试是在秋天举行,夏季槐花黄的时节正在忙于温书应考,故有"槐花黄,举子忙"的谚语 。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