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所裨益的近义词 有所裨益( 二 )


学科融合需要优化学校的课程体系 。首先 , 基于课程性质的内在联系 , 学校需要增强各学科课程与课程目标的内在贯通性 , 减少课程内容的交叉重复 , 通过课程统整 , 不断增强课程的丰富性和选择性 , 提升部分课程的综合性、***度 。其次 , 学校还需要拓宽学生参与课程规划、设计、开发和自主发展的空间 , 为学生创造性发挥提供机会 。再次 , 学校应鼓励教师发挥个体***特长 , 建设丰富多彩的模块化课程 , 如学校可以基于大单元、大概念、不同主题等进行课程内容改革 , 开展大概念教学、大单元教学、项目化学习、问题化教学等多种教学技术和方式 。
第二 , 三级课程贯通 , 完善创新素养培育的课程体系
我国课程管理模式实行国家、地方、学校三级管理 。创新素养的培育需要在三级课程管理体制下进一步完善课程体系 , 推进国家课程、地方课程、校本课程的学科课程统整 , 将创新素养融入各级课程设计中 。其一 , 将创新素养融入国家各科学科课程中 , 从国家层面整体推进创新素养教育 。其二 , 通过课程顶层设计 , 以创新素养培育为导向 , 整合国家课程、地方课程、校本课程 , 充分利用后两类课程的课时 , 研发和实施一些注重学科融合、有利于学生创新素养的选修课程 , 形成具有自己特色的课程体系 。其三 , 对国家课程进行校本化实施 , 开设校本课程 , 打破学科限制 , 逐步开发和构建提升全体学生创新素养的多领域、分层级的校本课程体系 。鼓励教师开发不同领域的拓展型课程、研究型课程等 , 丰富创新素养培育校本课程体系 。另外 , 在完善创新素养课程体系的过程中 , 需要基于不同年龄、不同学段学生的不同特点 , 考虑创新素养的进阶 , 不同年级有不同的要求 。
第三 , 主题牵引 , 拓宽创新素养培育的实践路径
创新素养的生成还需要帮助学生把课程内容同生活世界有意义地联系起来 , 这就需要教师把学科内容与活动整合 , 利用主题牵引课程教学 。受应试教育的影响 , 基础教育阶段的课程设计拘泥于教材内容 , 不能很好地将学科知识学习与学生的已有经验、现实生活和自身认知进行高度关联 , 学生也无法通过学习活动获得对真实世界的感知 , 无法将学科核心素养贯穿于教育教学之中 , 更难以提升学生的创新素养 。因此 , 教师应该为学生搭建好学习支架 , 帮助他们把不同学科知识同课堂外的世界以有意义的方式联系起来 。
首先 , 学校可以在国家课程方案、课程标准既定的情况下 , 鼓励教师围绕一个个生活主题 , 纳入与主题相关的课程内容 , 拓展学生的知识宽度 。其次 , 对创新素养的培养可以从综合实践活动入手 , 教师可以结合本地情况开展学科内与学科间、校内外相结合的综合实践活动课程 , 利用综合实践活动课程或课外活动的时间 , 以小组为单位开展课题研究和综合实践活动 。这类课程既是对学科知识的巩固应用 , 也能在学习过程中培养学生的问题解决、创新、合作与交流等素养 。通过为学生创设参与性的学习活动 , 将学科知识融入活动课程中 , 通过活动、情境的营造 , 让学生在做中学、学中做 , 逐渐积累、体验、内化 , 在活动和主题学习中培育创新素养 。
第四 , 提升教师的课程统整能力 , 为创新素养培育的提供保障
指向创新素养培育的课程统整需要教师具备一定的课程统整能力 , 这是课程统整实现的保障 。首先 , 教师应增强问题意识和研究能力 。学生创新素养的培育需要在真实的问题解决情境中生成 , 课程统整需要基于具体问题情境 , 因此 , 教师应善于反思和发现问题 , 并开展研究 , 才能为学生开发良好的课程资源 , 促进创新素养的养成 。其次 , 提升教师的课程设计力 。教师的课程设计能力要求老师具备跨学科的意识和多学科的知识储备 , 跳出学科的局限 , 建构概念间的关联 , 融通不同学科 , 甚至不同学段不同学科的知识割裂 , 为学生创新素养培育的学科融合奠定基础 。再次 , 增强教师协同教学能力 。由于知识结构的限制 , 无论是课程统整的学科融合、主题牵引还是三级课程贯通 , 都需要教师之间的协同 , 单个教师无法深入实现课程统整 。教师之间的协同教学打破了传统教学模式中不同学科、不同学段间教师互不交流的局面 。要求不同学科、不同学段的教师需要一起讨论课程内容和教学策略 , 增强了教师跨学科融合的意识 , 有利于学生创新素养的培育 。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