黑色的京剧脸谱表示什么 京剧脸谱颜色代表含义

“脸谱”是指中国传统戏剧里男演员脸部的彩色化妆 。这种脸部化妆主要用于净(花脸)和丑(小丑) 。它在形式、色彩和类型上有一定的格式 。内行的观众从脸谱上就可以分辨出这个角色是英雄还是坏人,聪明还是愚蠢,受人爱戴还是使人厌恶 。京剧那迷人的脸谱在中国戏剧无数脸部化妆中占有特殊的地位 。京剧脸谱以“象征性”和“夸张性”著称 。它通过运用夸张和变形的图形来展示角色的性格特征 。眼睛,额头和两颊通常被画成蝙蝠,蝴蝶或燕子的翅膀状,再加上夸张的嘴和鼻子,制造出所需的脸部效果 。脸谱的分类:脸谱根据描绘着色方式,分为:揉,勾,抹,破四种基本类型 。。
揉脸:凝重威武,整色为主,加重五官纹理加以实现 。是十分古老的脸谱形式 。。勾脸:色彩绚丽,图案丰富,复杂美丽,五彩缤纷,有的还贴金敷银,华丽无比 。。抹脸:浅色为多,以为涂粉于面,不以真面目示人,突出奸诈坏人之性 。。破脸:不对称脸,左右不一,形容面貌丑陋或意比反面角色 。根据脸谱的图案排列,又把脸谱分为以下四种: 。整脸:最原始的脸谱形式,利用双眉把脸分为额和面两个部分的脸谱 。。三块瓦脸:在整脸的基础上再利用口鼻把面部分为左右的脸谱 。。花三块瓦脸:把三块瓦脸的分界边缘艺术化,加上各式图案的脸谱 。碎脸:三块瓦脸的变种,其分界边缘花形极大,破坏了原有的轮廓 。<脸谱的色彩:京剧脸谱色彩十分讲究,看来五颜六色的脸谱品来却巨细有因,决非仅仅为了好看 。不同含义的色彩绘制在不同图案轮廓里,人物就被性格化了 。脸谱的通用色彩含义为:
红色 一般:忠勇侠义,多为正面角色 。其他:有讽刺意义,表示假好人 。特例:老人显示年轻红光犹在;坏人做了点好事 。黑色一般:直爽刚毅,勇猛而智慧 。其他:表示阴阳中的阴,用于鬼魂 。肤色较黑或面貌丑陋 。一般:阴险奸诈;刚愎自用 。其他:和尙,太监脸谱;表示老人年迈,紫色一般:刚正威武,不媚权贵 。其他:面色不好,丑陋 。黄色 勇猛而爆躁金色 一般:神仙高人 。其他:猛将 。> 。银色 神仙,妖怪 。绿色一般:勇猛,莽撞 。其他:绿林好汉 。蓝色刚强阴险 。脸谱的图案脸谱图案非常丰富,大体上分为额头图,眉型图,眼眶图,鼻窝图,嘴叉图,嘴下图 。每个部位的图案变化多端,有规律而无定论,如: 包拯黑额头有一白月牙,表示清正廉洁 。孟良额头有一红葫芦,示意此人爱好喝酒 。闻仲,杨戬画有三眼,来源于古典传说 。巨灵,煞神,金钱豹有多张脸,突出其神鬼妖特色 。杨七朗额头有一繁体“虎”字,显示其勇猛无敌 。赵匡胤的龙眉表示为真龙天子 。雷公脸谱中有一雷电纹 。姜维额头画有阴阳图,表示神机妙算 。夏侯敦眼眶受过箭伤,故画上红点表示 。窦尔墩,典威等人的脸谱上有其最擅长的兵器图案 。王延章头画蛤蟆,表示是水兽转世 。赵公明面画金钱,表示自己是财神爷 。北斗星君画七星图于额上 。
【黑色的京剧脸谱表示什么 京剧脸谱颜色代表含义】

京剧起源

京剧形成到底有多少年了? 有两种说法:150年或200年 。在戏曲史界,尤其在群众中有些争议,但此较准确的应是150年 。一个剧种形成的时期,当然不能像商店开来那样确切,应该说是150年左右 。1990年曾在北京举办徽班进京200年的纪念会,许多人因此认为这就是京剧形成已有200年的证明 。其实徽班进京与后来的京剧形成虽有密切关系,却是两个同的概念,打个粗浅的方,婴儿的年龄应该从他降生的时候算起,不能把他从受孕以及在母体中的那段时间算在内 。既曰形成,就得有个比较科学的界定 。徽班进京与京剧形成的区别即在于此 。京剧是徽,汉两个剧种在北京融合以后形成的产物 。但在形成过程中,汉调实占重要位置 。严格地说,汉调的声腔,板式,剧目,字韵等,是后来形成京剧的主要“内涵”;徽班则是融会徽汉二调演员同台演出的“载体” 。因此专家有谓:班曰徽班,调曰汉调 。没有徽班,汉调演员无所依附,京剧很难形成 。但是没有汉调演员,只有徽班,缺乏后来形成京剧的主要内涵,照样无法形成京剧 。三庆班在1790年进京,只是载体出现的标志,距离新剧种京剧的产生,为时尚远 。所以我们不能含糊地说京剧已经形成200年 。汉调演员最早进京的是米应先(又名米喜子),以演关羽戏蓍称,大约在1800年左右,曾春台徽班20年,但作为汉调演员,毕竟单枪匹马,影响并不广泛 。大批汉调演员陆续进京,约在1820-1832年之间,蓍名者有王洪贵、李六、龙德云、谭志道等,最著名的是老生余三胜 。这些汉调演员与徽班中的演员同台演出,徽调演员演的多为二黄、高拨子、吹腔、四平调等,间或亦演西皮调,昆腔和弋阳腔;而汉调演员演的则是西皮调和二黄调 。京剧声腔的主要组成部分,无疑是西皮和二黄,从后来的京剧剧目和声腔看,更多的是源于汉剧,例如现在的传统戏《击鼓骂曹》《乌盆记》《卖马》《碰碑》,《琼林宴》等,都是源于汉剧 。也有部分剧目源于徽剧,与卢胜奎等编演了许多京剧本(如《三国志》等),那已经是京剧基本形成以后的事了 。综上所述,可以看出:一,徽班进京,只是出现了产生京剧的载体;二,汉调演员进京后搭入徽班,与徽班演员同台演唱,互相影响,融合,再加上京音化,逐渐变为一个皮黄系统的新剧种,但汉剧的剧目,声腔,实为形成京剧的主要内涵,所以汉调演员入京,实为产生京剧的重要步骤,没有这一步,只有徽班,谈不到产生京剧;三,大批汉调演员进京是在1820年以后,又经过将近20年的融合,酝酿,京剧才逐步形成 。第一代京剧演员的成熟和被承认,大约是在1840年左右 。这就是我们认为京剧形成约为150年的历史根据 。另外还有一个佐证,就是第一部京剧剧本是在道光二十年(1840)刊行问世的署名观剧道人所著的《极乐世界》,其凡例中有这样的话:“二黄之尚楚音,犹昆曲之尚吴音,习俗然也 。今将以悦京师之耳,故概用京音 。间有读仄为平者,元人北曲已有其例,幸勿嗤为谬妄 。”可是:一,京剧主要尚楚音《即汉调》,不是尚徽音 。二,由汉调演化为京剧的关键因素之一是京音化《当然只是部分字音的京化》 。三,在1840年《极乐世界》出现以前,并无京剧剧本 。因此界定京剧形成的时间为距今150年左右,是比较符合历史的客观实际的 。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