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钊|练琴还是不练琴?“不逼不行”的父母困局正令人迷茫( 二 )


社会学家Sara Harkness和Charles Super认为 , 文化为孩子的发展提供了一种定位 , 这里面包含了父母为孩子提供的发展条件、文化推崇的养育方法 , 以及父母身上被文化肯定的心理特点 。
美国研究者对亚裔美国人进行养育研究 , 发现亚裔美国人对待孩子的态度可以追溯到儒家和佛家哲学中 。 “孩子被视为天真的生命 , 这种信念鼓励父母要保护自己的下一代 , 就像植物需要灌溉和施肥一样 。 他们相信孩子需要大人的指导 。 父母愿意将孩子的需要置于自己的需要之上 , 因为这是父母的责任 。 亚裔父母非常重视教育 , 有时候会根据孩子的学业成就来作为评价自己是否合格的标准 。 ”美国知名儿童心理学家Jane Brooks在《为人父母》一书中 , 描述了亚裔父母的育儿特点 , 她表示 , 和许多欧裔父母不一样 , 亚裔父母认为成就就是孩子不断努力、加倍努力的结果 , 而不是先天能力的结果 , 他们希望孩子努力学习和工作 , 作为父母 , 他们愿意提供需要的资源和训练 。
这些被描述的特点放在当下国内父母身上 , 似乎差异并不大:相信“学海无涯苦作舟” , 相信“严师出高徒” , 相信掌握必要的技能有助事业成功 , 相信父母有责任帮助孩子养成自律、努力的个性特点 。
正是出自这些观念 , 让家有琴童的父母甘愿“逼一逼” , 冒着亲子关系破裂的风险 , 希望能够为孩子的未来出一把力 。
现代社会对“逼一把”的批判让琴童父母倍感压力
只是 , 在这个“逼一逼”的过程中 , 随着全球化的发展 , 心理健康理论的传播和儿童发展研究的新发现 , 不少父母陷入了内心撕扯的状态 。
人们似乎越来越对专制型父母抱有消极印象 。 在学界 , 专制型父母破坏儿童的自我发展、自主性发展的研究层出不穷 , 和琴童相关的心理健康问题的调查也成为学界研究的内容 。 在电视节目中 , 从《小舍得》中蒋欣扮演的鸡娃导致娃生病 , 到《女心理师》中李梦扮演的琴童长大后控诉母亲高控制 , 这些形象和剧情可以轻易引发全民关注和讨论:个体的自我发展、亲密关系是否应该被放在更加重要的位置上?什么是衡量孩子成长的标准?什么是评价父母成功还是失败的标准?
而另一方面 , 儿童发展学界从过去强调家长对孩子的影响力逐渐调整为越来越注重基因生物学在发展上的影响力 , 坚持环境论的观点正在被坚持先天论的观点冲击 。
一个世纪以来 , 心理学界通常认为 , 父母在影响孩子的价值观、性格上扮演了重要角色 , 然而在过去的近二十年间 , 人类基因的研究热潮改变了许多人的认知:基因与社会对个人的影响有着同等重要性 。 那些曾经认为父母养育与孩子成就有密切相关性的实验也被人重新解读 , 人们开始怀疑 , 是否过度夸大了父母的养育影响力 。 这些正在变化的观念也影响着全世界的父母:努力一把 , 逼一把 , 是否就能将孩子的能力引向我们更希望的方向?
人们越来越讨厌狼爸虎妈 , 但是 , 人们也羡慕狼爸虎妈收获的子女成就 。 在不同价值观的纠结和冲击中 , 许多琴童的父母也正变得迷茫 。
“怕逼得狠了 , 孩子以后落下了心理疾病怎么办?心理发展非常重要啊!”
“孩子以后不承认我们的付出 , 认为我们是伤害她的人 , 怎么办?”
“辛苦掌握技能的‘得到’是否可以超过那些看不见的‘失去’?臣妾不知道啊!”
“现在都在说减负 , 我要是对别人说 , 该打就打 , 人家肯定拿奇怪的眼神看我 , 我自己也会觉得这种话说出来就不合时宜 。 ”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