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图片
若共治模糊了职责权的边界,将主责部门责任泛化,不仅违背治理初衷,结果也很可能会适得其反 。
文章图片
▲11月25日下午,郑州市召开全市学生安全出行综合管理行动动员部署视频会,对学生安全出行工作进行了专题部署。图/郑州晚报
文 |迟道华
据南方周末报道,近日,郑州市公布的《郑州市学生安全出行综合管理工作方案》指出,郑州市公安交警部门将积极配合市教育部门、市文明办将接送学生车辆、人员交通违法行为纳入学校创建文明单位、文明班级、三好学生考核评价范围 。
郑州市此次出台的《方案》,意在加强综合管理,保障学校安全出行和校园周边交通秩序 。但接送孩子的家长若出现交通违规行为,将影响学校、班级乃至学生本人的考核评价,《方案》把交通违规行为与学校的各项考核直接联系起来,似乎有点用力过度,有无这种必要,值得商榷 。
尤其是,家长的行为直接关系到孩子评三好学生,这一点更让人感觉欠妥 。
学生参评三好学生,有明确的考核标准,即学生思想品德好,学习成绩优秀,身体素质达标 。学生本身综合素质符合条件要求,就应具备参评资格,也应按程序给予“三好学生”称号,以发挥这一评价机制的激励褒奖作用 。
在对三好学生的评价上,德育是重要标准,家长交通违规不可避免造成学生乘坐违章车辆的客观事实,但因此影响学生参评三好学生,则值得商榷 。
实际上,家长若交通违规,自有相应的法规约束,更有罚款、驾照扣分、给予警告等明确的处罚措施 。所以,如何更好规制不文明的交通行为、遏制占道违停的乱象,考验的是交警部门的治理智慧 。
而评价“三好学生”,则属于学校的日常教学管理行为 。因交通违规者是学生家长,就将两者挂钩联动,于交通管理者而言,有懒政不作为之嫌;于学校而言,“评价学生要看家长”的导向,也是对正常教学管理的干扰,影响学校奖励评价体系的公平公正 。当然,受伤最大的或许还是学生 。
涉及学校学生的规定,总要以最大限度维护学生权益,保障学校更好实现立德树人教育目的为出发点 。对于学生可能乘坐违章车辆的问题,学校本有更多的教育方式,可采取召开主题班会,邀请交警宣讲案例,利用宣传栏、校园广播宣传交通法规等,营造遵规守约的校园文化,使学生受到交通法规教育,这也是学校教育的应有之义 。这种方式更灵活,也更柔性 。
文章图片
▲近 日,郑州市出台《郑州市学生安全出行综合管理工作方案》 。图/河南省人民政府网截图
而且,也要考虑到,如果有学生因为偶尔乘坐了父母违章的车辆,或者因父母交通违规而不能评上三好学生,那么学生接受到的又是怎样一种价值观教育?个人的努力上进因为父母的原因而得不到认可,社会治理把家庭血缘关系赋予“连带责任”的同时,也向未成年学生进行了错误的认知示范 。
所以,从呵护未成年人健康成长的角度,相关规定也需周全照拂学生的教育环境,体现政策温度和对学生的关爱 。
推荐阅读
- 考研|95后家长有苦难言,毕业后不是考研就是考编,新型啃老悄然而至
- 大学|大学哪些专业对身高要求?这6类差1cm也报不上,家长和学生要清楚
- 大学|班主任邀请学生参加婚礼,家长统一发1000元红包,隔天看微信愣住
- 手机|家长领路帮孩子管理好时间
- 大学|20年后,大学会出现倒闭潮吗?家长很焦虑,数据深层次分析
- 考试|取消小学一二年级考试,果真受到学生家长的普遍欢迎吗
- |学生有问题,班主任能随意传家长到校吗?
- 大学|高三家长满意的6类大学专业,实际就业竞争大,二本考生报考要慎重
- 青岛市|\家长退群事件\闹上央视,家长:作业我改知识我教,要老师干嘛?
- 人教社|躺着也中枪?家长质疑小学课本当中的“吴亦凡”,人教社已回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