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南师大附中|湖南省长沙市湖南师大附中2021-2022学年高三上学期月考(三)语文试题( 二 )


生态文学是一个合成词 , 很明显 , 尽管它仍然是文学之一种 , 但是其中渗透了许多生态学的思想 。 生态文学的意义之一就是用文学的形式发出未来世界因素的生态预警 。 卡逊《寂静的春天》一问世 , 就引发了强烈的争议 。 书中有关农药危害人类的预警在当时看来是惊世骇俗的 , 这不仅受到与之利害攸关的生产与经济部门的猛烈抨击 , 而且强烈地震撼了社会广大民众 。 卡逊本人甚至因此遭遇了有些人的否定攻击乃至谩骂 。 但是 , 卡逊的观点也得到了许多人的肯定和支持 。 有关这本书的讨论最后演变成了关于生态的大讨论 。 回溯20世纪的生态思潮史时 , 我们可以毫不夸张地说 , 拉开这场生态思潮帷幕的 , 是生态文学 。 生态文学的生态预警意义正如阿尔·戈尔为《寂静的春天》所写的前言中评价的:“《寂静的春天》犹如旷野中的一声呐喊 , 用它深切的感受、全面的研究和雄辩的论点改变了历史进程 。 蕾切尔·卡逊的声音永远不会寂静 , 她惊醒的不但是我们国家 , 甚至是整个世界 。 《寂静的春天》的出版应该恰当地被看成是现代环境运动的肇始 。 ”
(摘编自张晓琴《生态文学的文化建构意义》)
1.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理解和分析 , 不正确的一项是( )
A.渐入人心的人与生态和谐共生、与自然和睦相处的观念 , 不断推进的生态文明建设 , 为生态文学发展提供了机遇 。
B.中国生态文学历史悠久 。 《诗经》《楚辞》对自然景物的描写以及《桃花源记》都可以看作是中国古代的生态文学 。
C.生态文学是一个合成词 , 具有鲜明的跨学科性质 , 具有强烈的生态预警特点 , 它拉开了20世纪生态思潮的帷幕 。
D.《寂静的春天》中有关农药危害人类的预警在当时受到广大民众的抨击 , 但它体现了生态文学的生态预警意义 。
2.根据材料内容 , 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
A.二十世纪八九十年代 , 反映生态问题的报告文学出现 , 体现了生态文学反映现实、启发思考的社会责任 。
B.徐刚的《报告中国:我们将失去长江》和哲夫的“江河三部曲”等 , 都是生态文学中国表达的表现 。
C.中国生态文学的题材和内容形式多样 , 因而在历届鲁迅文学奖和“五个一工程”奖中都有耀眼表现 。
D.继承天人合一、道法自然、以和为贵、和谐共生、美美与共等思想 , 有利于推动中国 , 生态文学的发展 。
3.根据材料内容 , 下列各项中最适合归入生态文学范畴的一项是( )
A.曹禺的《雷雨》
B.收录于《玉台新咏》的《孔雀东南飞》
C.朱自清的《荷塘月色》
D.沈石溪的《斑羚飞渡》
4.请结合材料概括“生态文学”的主要特征 。
5.请简要梳理材料一的行文脉络 。
二、文学类阅读-单文本
阅读下面的文字 , 完成下面小题 。
远与近
(美)托马斯·沃尔夫
①一个小镇 , 坐落在一个从铁路线连绵而来的高地上 。 它的郊外 , 有一座明净整洁装有绿色百叶窗的小屋 。 小屋一边 , 有一个园子 , 整齐地划成一块块 , 种着蔬菜 。 还有一架葡萄棚 , 到了八月底 , 葡萄就会成熟 。 屋前有三棵大橡树 , 每到夏天 , 大片整齐的树阴 , 就会遮蔽这座小屋 。 另一边则是一个鲜花盛开的花坛 。 这一切 , 充满着整洁、繁盛、朴素的舒适气氛 。
②二十多年来 , 每天 , 当列车驶近小屋时 , 司机总要拉响汽笛 。 每天 , 一个妇人一听到鸣笛 , 便从小屋的后门出来向他挥手致意 。 当初她有一个小孩缠着她的裙子 , 现在这孩子已长成大姑娘 , 也每天和她母亲一起出来挥手致意 。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