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职|让职业教育不再“老师犯愁,家长摇头”

从“怕孩子进去学坏了”到“毕了业就有工作” , 近年来 , 内蒙古自治区赤峰市的职业教育发生了明显变化 。
自2015年以来 , 赤峰作为内蒙古职业教育综合改革试点 , 大刀阔斧推进中高职深度衔接、以特色办学为导向调整专业设置、统筹招生管理等三项重点改革 , 有效破解职业教育“低人一等”困局 。
如今提起职业教育 , 不再是“老师犯愁 , 家长摇头” , “学生太多装不下”已成为赤峰一批职业学校的“新烦恼” 。
“不怕孩子学不好 , 就怕进去学坏了”
曾有一段时间 , 职业学校被视为“差生的选择” , 并形成“学生没前途、教师没尊严、学校没地位”的状况 。 职业教育“低人一等”的窘境 , 暴露出教学质量、学校管理、发展路径等方面的问题 , 成为职业教育高质量发展的“壁垒” 。
有些中考成绩差的学生 , 家长宁可掏高价送他们去民办普通高中 , 也不愿意送到职业高中 。 有些职业高中给学生送录取通知书 , 家长会当面撕、放狗咬 , 还说“孩子宁可下庄稼地 , 也不读职业学校” 。
赤峰应用技术职业学院招生就业处处长王子会说 , 家长不愿意送孩子们去职业高中 , 除了担心学不到本领、未来发展受限 , 还担心不良的校园风气会影响孩子 。 “家长不怕孩子去了学不好 , 就怕进去学坏了” 。
学生不愿读职业学校 , 大部分中高职学校长期处在“保生源”的窘境 。 为吸引学生 , “老师上门求 , 专业蹭热度” , 职业学校老师围着学生转、哄学生高兴 , 只为将学生留下来 。
职业教育自身发展不足 , 在教育系统中也一度被边缘化 。 有职业高中校长说 , 不仅学生是“挑剩下的” , 校长和老师也是“挑剩下的” , 先给普通高中配校长和老师 , 剩下的才安排到职业高中 。
三项改革为职业教育发展“破壁”
“职业教育不只是教育 , 也是经济和民生 。 ”赤峰市教育局局长赵志刚说 , “提高职业教育地位刻不容缓 。 ”采访人员在赤峰多所职业学校采访发现 , 每所学校都有30%以上的学生来自单亲家庭、贫困家庭 , 通过职业教育使他们学会一技之长 , 不仅有利于家庭摆脱贫困 , 还能服务经济社会发展 。
赤峰统筹推动中高职深度衔接、专业布局、招生管理三项重点改革后 , 选择就读职业学校的学生明显增多 。 2020年和2021年 , 赤峰分别有3232名和4025名达到普通高中分数线的学生选择职业学校就读 , 分别占普通高中当年计划数12.5%和14.9% , 职业教育吸引力不断增强 。
为打破技能人才成长的“天花板” , 赤峰将中高职进行深度衔接 , 推进不同层次职业教育纵向贯通 。 赵志刚说 , 中职、高职、应用型本科不能像“铁路警察”那样各管一段 , 要形成完善的职业教育体系 。
赤峰为市域内的中职、高职和应用型本科院校确立一体化贯通培养专业 , 协同制定人才培养方案 。 2020年 , 赤峰确立了中高职一体化贯通培养专业31个 , 中高职贯通培养人数增长157% , 市域内高职专升本增长334% 。 除了专业对接 , 赤峰的中高职学校间还实行师资共享 。 高职学校派教师到联办的中职学校班级 , 作为副班主任参与中高职贯通培养专业的教学和学生管理 。
赤峰按照地缘特点和地方产业划分了4个中职专业调整区 , 撤销了10所职业学校的26个专业;为弥补高职专业中一产和三产类专业的不足 , 新建赤峰应用技术职业学院 。
赤峰市第一职业中专针对当地20余家制药企业的用人需求 , 专门开设医药设备检修专业 , 还计划开设药品生产专业 , 为药品生产线培养员工 。 该校校长杜首华说:“专业设置面向市场、面向就业后 , 每年招生都增加100多人 。 学校不再忙于抢生源 , 解决好就业自然能扩大招生 。 ”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