复旦大学|哈佛全奖录取、被称“复旦女神”走红网络,如今年近30的她怎样了?( 二 )


但她21岁的时候就确定了自己要终身从事科研工作 。 等到读完博士之后 , 成为一名教授 , 找到一片净土 , 继续追寻自己的学术理想 。

曾有网友通过微博访谈问张安琪:如何成为天才中的天才?
她的回答是:“如果我是大家眼中所有的‘天才’ , 我可以很确定地说 , ‘天才’绝对不是轻松就能成功 , 而是需要拼了命的努力 。 ”
在张安琪校友的眼中 , 她就是这么一个极度专注、上进并且讲究方式方法的女孩 。

在人皆直播、流量横飞的年代 , 张安琪还能坚守初心 , 不发微博、不发照片、不接采访、不博流量 , 大把的青春年华都奉献给科研事业 , 背后的毅力不言而喻 。
当然 , 她今天的成就同样和父母的悉心教导脱不开关系 。
02
父母总是以兴趣为先
张安琪的父母都是高中英语老师 。 早年 , 他们都是在县城做老师 , 后来因为教学出众 , 从县城调到青岛的高中教书 。 因为教学成果丰硕 , 后被私立学校高薪挖走 。

在妈妈王飞的眼中 , 张安琪不是什么“全能型学霸” , 也不是“门萨女神” , 而是一个韧劲十足的满满“正能量女孩” 。
在张安琪的自述中 , 父母永远只是引导她而不是强迫她做任何事 。
“我身边有的同学早早拿到钢琴十级证书 , 但交流起来 , 他们都说小时候练琴十分痛苦 , 无一不羡慕我童年的时光 。 我也曾经学习乐器和舞蹈 , 但都是随性而为 , 妈妈从未逼迫我学习不感兴趣的东西 。 从那以后 , 我一直遵循兴趣的发展 , 完成一次又一次的蜕变 。 ”
“从我开始上学以来 , 爸爸妈妈从未要求我考出好成绩 , 就算我的发挥真的很差劲 , 他们也会告诉我 , 考试发回失常是很正常的事 , 然后要求我分析试卷上每一道题为什么会出错 。 ”
妈妈王飞也说:“在安琪的小学和初中阶段 , 我和琪琪爸爸把分数和名词看的很淡 。 我着力培养的是一个完整的人 , 一个综合素质比较高的人 。 分数只占一个人生活中的一小部分 。 琪琪没有来自父母这方的压力 。 她也经常得意地显摆:我爸爸不在乎我的名次 。 让倍感父母压力的同学羡慕不已 。 ”

同时 , 父母又着重培养张安琪的独立性 。
张安琪的父母要求孩子承担家务:“你是这个家庭的三分之一 , 就应该干三分之一的活 。 ”
在这种教育下 , 张安琪六年级开始就自己做饭 。
高中报到那天 , 宿舍8个女生中 , 只有张安琪没有父母亲陪同 。
正是这样的教育方式 , 令张安琪即使遇到困难 , 也会一头扎进去 , 毫不退缩 。
张安琪19岁时成为新东方最年轻的托福老师 , 彻底宣告经济独立 。 如今 , 她教过的新东方学生中 , 不乏考出了117分的托福高分的人 。
这层风光是她一次次“不要脸”换回来的 。 应聘新东方老师的时候 , 到了试讲环节 , 新东方的老师坐在地下听课 , 按照主管的说法 , 他们就是一堆石头 , 只有能把石头讲活 , 才能应聘成功 。
张安琪第一次试讲时 , 老师们各自分散开去 , 低着头忙自己的事情 , 原来是老师们觉得这个19岁小女孩 , 面容稚嫩 , 肩膀瘦弱 , 面对年龄可能比她还大的学生 , 气质上压不住全场 。
张安琪不服气 , 她每天中午跑到复旦光华楼下 , 旁若无人地练习讲课 , 还跟周围的人眼神交流 , 没有人的时候 , 就对着空气说话 。 久而久之 , 她可以坦然面对别人奇怪的眼光了 。
到第二次试讲时 , 她面对台下的“石头”侃侃而谈 。 十分钟后 , 所有人都抬头了 , 用主管的话说 , 这就是把“石头”说活了 。 于是 , 新东方最年轻的老师 , 就这样诞生了 。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