由于大学本身就是年轻人三观渐趋成熟的重要时期,留学生又身处全新的环境,他们对于人生的思考、自我的探寻往往会经历较多变化。我在留学时遇到的一些朋友,就常常会分享自己是如何从执着于单一竞争赛道,转向更加遵从内心,乐于去做冥想、弹琴、去非洲拍狮子等“无用”之事的故事。
如果不知道孩子经历了怎样的心路历程,思维产生了何种转变,家长就很容易产生一种沟通上的“断裂”感,引发不必要的矛盾和冲突。
解决这一问题的方法很简单,那就是多沟通、多交流,摒弃以物质为唯一评价标准的方式,用更加开放、多元的心态接纳孩子的变化。
特约评论员 | 李康尼(媒体人)
编辑 | 丁慧
实习生 | 王帆
校对 | 王心
推荐阅读
- 招聘|学历重要还是能力重要?
- 教师|北大韦神“真实处境”跌下神坛,学生退课,班级人数不到10人
- 安徽|海南一大学生不知安徽省会,连猜两个都不对,直接“得罪”两个省
- 考研|“考研初试第三被刷,只因没提前联系导师”,知情人道出其中实情
- 基础教育|又一“铁饭碗”招聘,工作稳定福利好,有望拿50万安家费和补贴
- 考试|“考第一请吃海底捞”,考试成绩出来后,老师感叹:是给自己挖坑
- 教育部|终于轮到高中生“减负”了,教学进度将大幅调整,教育部已有通知
- 质量|学校有规模,教育才有质量,解决乡村“麻雀小学”问题,刻不容缓
- 讲座|贺昌中学·清华大学美术学院共同举办“以美育人”高峰论坛
- 教育部|吕梁市教育局通知:做好寒假期间“双减”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