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夜读|“海归崇拜”的时代过去了,不是坏事

我认识的一位小朋友最近刚去意大利 , 读他喜欢的学校 , 他在国内读的是一所自己不太满意的大学 。 我身边这样的年轻人其实挺多的 , 有些在读高中就瞄准留学 , 接受国外高校预科式的教育 。
出国留学成为城市中产父母有能力支付的“产品” , 这是社会的巨大进步 。 它意味着中国年轻人在知识获取上已经和世界同步 , 获得了更多人生可能性 。
中国排名前20的高校 , 在过去10年里 , 都大大提升了自己的海外排名 。 如果仅就所学到的知识来讲 , 在一些海外并不知名的大学 , 未必比在中国的985高校收获更大 。
到海外留学变得容易后 , 还出现个奇怪的现象:一些留学生扎堆 , 不再有不同文化中的孤独感 , 这让他们放松了学习 , 甚至“混”了四年 , 连英语这关都没过 。
这大概就是海外留学生的某种现状 。 留学已经是大众化的 , 不再是“精英教育” 。 甚至有一些高校为了创收 , 招收大量中国留学生 , 办一些一年或两年学制的速成硕士班 。 这满足了更多人到海外“镀金”的愿望 , 也进一步解构了“海归”这个词 。
说白了 , “海归”早已不再高贵 , 不再是精英的代名词 。 我看过几个年轻人的简历 , 有两位“海归” , 都不愿强调自己的这一标签 。
【大学|夜读|“海归崇拜”的时代过去了,不是坏事】这个词再次上热搜 , 是和“废物”组成一个合成词 。 在社交媒体的“海归废物小组”里 , 大家一起吐槽求职中各种不顺的经历 。
和“985废物”一样 , “海归废物”也是一种现实主义的自嘲 。 最典型的案例是 , 在海外读文科四年花掉200万 , 现在月薪不到6000元 。 我身边也有一个案例 , 一位朋友国内大学毕业 , 父母给安排了工作 , 自己不愿意 , 去海外读了硕士回来 , 结果还是靠父母给安排了同样的工作 。
这样的声音加入到就业不易的现实中 , 让人有些伤感 。 但也许从一开始 , 有些人就犯了一个错误:不管是在国内读大学 , 还是到海外留学 , 目的到底是什么?我们能够从简单的“投入(学费)—产出(工资)”标准 , 来判断教育的价值吗?
到今天 , 我仍然羡慕那些到海外留学的人 。 他们有机会见识一个更大的世界 , 体会不同文化背景下的生活 , 获得在海外生存的基本技能 。 即便是将来到海外旅行 , 也有更多优势 。
国内的985高校也一样 。 我仍然相信985高校和普通大学是不同的 , 否则就很难解释 , 为什么全世界的青少年都在为读更好的大学而努力 。 在一所好的大学 , 遇见好的老师 , 享受四年求知的乐趣 , 本身就是巨大的财富 。
换句话说 , 不管是国内大学还是国外大学 , 不管是国内985还是国外常春藤 , 你读了就是“赚了” 。
不同的是 , 曾经 , “海归”是一道耀眼的光环 , 好像大家默认留学归来的人 , 就比国内大学毕业生更高水平、更有优势 。 某种程度上说 , 这透露了过去一段时间内 , 国内外高等教育水平的差距 , 但也带有“稀缺性”和信息不畅带来的认知偏差 。
当“海归”的光环褪去 , 大家站在了同一条赛道上 , 开启的是一种更公平的竞争 。 这种新格局的背后 , 是我国高等教育质量的持续提升 , 以及出国留学大众化带来的对“海归”的祛魅、去迷信化 。
一些人在谈论何为好的教育时 , 有种简单粗暴的实用主义教育观 , 即一个人读完大学 , 能找到月薪多少的工作、能在几年内买房买车 , 才符合预期 。 这种社会情绪反馈到毕业生自身 , 就是只看得到眼下 , 看不到长远和自己的成长 , 徒添焦虑 , 甚至怀疑、否定自己曾接受教育的价值 。 但该知道 , 这种认知多么肤浅、片面而荒谬 。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