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小学教育比你想象的更宽阔( 四 )


超前教育对孩子的发展未必是好事
我对“资优教育” , 一向都是痛心疾首的:因为这根本是对资优生的残酷刑罚!
一个小孩如果比同班同学聪明 , 学习速度快 , 这不正好给他一个机会 , 轻松地对付完体制教育的基本要求后 , 有更多心力去探索人类各种精神活动领域 , 去培养他自己更宽广的视野和胸襟吗?
但现实是 , 这些孩子会被家长和老师“诱拐”去念资优班 , 用更艰难的课程去捆绑他 , 心灵从此更紧密地封死在特定的狭隘角落里 , 这实在太不幸了 。
我小学三年级起 , 就莫名其妙地发展出一套解各种联立代数方程式的图解法 , 可以轻易地讲清楚各种应用题的解题观念和过程 , 所以五年级起就开始替数学老师上课 。
因为从很小就学会自修 , 所以初中起上课几乎都心不在焉 , 回家边看电视边念书就可以把考试给考好 。 但是 , 我上课从来都不无聊:雨天看着窗外的雨滴发呆 , 春天享受窗外送进来的暖意 , 秋天时在英文课本下偷藏一本唐诗 , 这样上课好惬意 。 学校功课通常都在学校就做完 , 一放学就到田野、溪边、海边去玩 , 去体会文学作品里的“诗意” 。

教育|小学教育比你想象的更宽阔
文章图片

在那个没有“资优教育”的时代里 , 很多聪明的小孩都发展出比旁人更宽广的视野与兴趣 。 我一直以为 , 资优的最宝贵处正在于此 。
但是 , 目前的资优教育根本没有扎实的教育哲学理念当基础 , 只会把人当作吸收知识的工具 , 甚至当作知识竞赛的工具 。
结果 , 很多学校资优班吸收了许多从小接受“资优补习教育”的“资优生” , 他们从小在父母“投机取巧”的教育模式下 , 写过一大堆智商与性向分析测验卷 , 解过一大堆物理和数学的参考书题目 , 进了实验高中资优班 , 也只是提前念一些从大学课本简化了的教科书 , 从小到大不曾被培养过更有创意的思考 。
只是比别人更早念完几本书 , 就叫做“资优”吗?这是“特殊教育” , 还是体制内的补习教育?这样毕业的学生 , 在物理和数学领域里面真的会比别人更有创意吗?
把孩子给封闭在极其狭隘的知识领域里 , 完全不顾及他完整的人格成长 , 甚至还让他牺牲了同侪关系 , 以致一路走来人格与情感的发育极其幼稚而不成熟 。 这能说是对受教者好吗?
大人要学会从孩子的视角看世界
小学生所以难教 , 不能单纯地以为他们“不懂事” 。 有时候 , 小孩子没有办法“守规矩” , 是因为大人已经在被社会制约的过程中丧失掉太多人的可能性 , 而小孩子却还保有这些可贵的可能性 。
譬如 , 我们一般大人只要拿起画笔 , 就只会想到要画一张“很漂亮”或者“很逼真”的画 , 而很少人会想要去画自己内在最真实或“不吐不快”的感受 , 因此画出来的东西经常毫无感情 , 死死板板的 。
但是 ,小孩子却因为还没有被制约过 , 对“画画”是什么意思 , 没有固定的想法 , 往往会率性地画出对象给他印象最强烈的部分 , 而忽略其它不曾引起他任何感觉的细节 。
因此 , 当他喜欢妈妈看他的眼神时 , 他可能画出大大的眼睛 , 而忽略了鼻子和耳朵 。 就艺术创作的理念来讲 , 绘画本来就不是在“写实”地画一个你没感觉的对象物 , 而是在画你对它的“感觉” , 因此忽略掉没有感觉的细节 , 才符合绘画上的“真诚” 。
由于小孩子这种天真里有大人早已遗忘的可贵情感和本能 , 因此德国抽象主义画家保罗?克利就特别重视从儿童绘画去汲取他的灵感 。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