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验|波利亚对教师日常工作的看法:〈教师十诫〉

本文由何耿旭、陈彦宏翻译 , 洪志阳校订 , 原刊于《HPM通讯》 。 兹将该文略加修饰 , 转载于此(http://highscope.ch.ntu.edu.tw/wordpress/?p=18386)
>>>>

经验|波利亚对教师日常工作的看法:〈教师十诫〉
文章图片

波利亚曾为中学数学教师开办进修班 , 他在了解到中学教师需要一个对日常教学直接有所助益的课程 。 在该课程中 , 他一再地强调他个人对教师日常工作的看法 , 最后归纳浓缩成十条规则 , 亦即他所谓的「十诫」:

  1. 对你所教授的科目有兴趣 。
  2. 了解你所教授的科目 。
  3. 试着去“读”学生的表情、了解他们的期许与困难;设身处地为学生着想 , 将自已当作学生 。
  4. 明了学习的途径:学习任何一件事的最佳途径 , 就是亲自独立地去发现其中的奥秘 。
  5. 不但要教授学生知识 , 而且要让他们知道技巧、诀窍 , 学习正确的心态及有系统工作的习惯 。
  6. 让学生学习去猜测 。
  7. 让学生学习证明 。
  8. 留意现在手边的问题 , 从其中找寻一些可能对于以后解题有帮助的特征-试着去揭露潜藏在目前具体情境中的普遍形式 。
  9. 不要一次就泄露出所有的秘诀-在你告诉学生之前 , 让他们去猜测-让他们尽可能地自行去发现 。
  10. 启发问题;让学生勇于发表 , 不要填鸭式地硬塞给学生 。

经验|波利亚对教师日常工作的看法:〈教师十诫〉
文章图片

紧接着 , 他对这些「诫条」逐一进行道德喊话:
? 要明确地预测某种教学方法是否奏效几乎是不可能的;然而有一件事是可以确定的:如果你对自已所教授的科目感到厌烦 , 那么你也将会使你的听众感到厌烦 。 以上应足以说明十诫中的第一诫:对你所教授的科目有兴趣 。
? 若教师对所教授的科目没有兴趣的话 , 他也将无法使学生去接受此一科目 , 因此 , 兴趣是一个教学不可或缺的必要条件;但光有兴趣是不够的 , 当你对一个科目不了解时 , 再多的兴趣、教学方式也无法让你清楚地对学生解释一个论点或看法 。 这也应该说明了十诫中的第二诫:了解你所教授的科目 。
? 甚至在有了兴趣、了解所教授的科目之后 , 你仍然有可能是一位差劲或相当平庸的老师 。 我承认这种状况虽不常见但也绝非罕有:大部分的人便曾遇过这样的老师-他们虽了解所教授的科目 , 但在班上却无法建立与学生接触的管道 。 所谓教学应该是教授的一方可以引起他方的学习 , 因此 , 在教师与学生之间必须有某种接触的管道:教师应当明了学生的处境、支持他们的目标、理由 。 这就是十诫中的第三诫:试着去「读」学生的表情、了解他们的期许与困难;设身处地为学生着想 , 将自已当作是学生 。
? 前三诫包含了很好教学的要素 , 它们共同形成了一种充分必要的条件-如果你对你所教授的科目有兴趣、了解它 , 并且可以看清学生的问题 , 你已经或即将成为一位好老师了;你所需要的就只是经验了 。
经验是必需的 , 实际的经验使你明白在教室中教师与学生的「教」与「学」 , 让你熟悉获取知识与技能的过程-包括学习、发现、创造、了解等等许多方面 。 心理学家已经做过很多有关学习过程的实验并发表了一些有趣的论点 。 对一位非常善于接纳与理解的教师来说 , 这些实验与论点具有剌激的作用;但是就我们这里主要讨论的教育方面来说 , 它们还没有完善到可以对教师的教学直接有所助益 , 因此 , 教师首先必须倚赖个人的经验与判断 。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