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双赤字|时间少能力差 劳动教育“双赤字”】本报讯(采访人员雷风雨)昨天 , 本报刊发的中小学生家务劳动情况报道引发读者关注 , 部分学生家长和教师来电讨论 。 采访人员梳理发现 , 问题焦点在于家校之间配合协调的矛盾 , 教师认为学校采取了各项措施进行劳动教育 , 但家庭教育配合不够;而家长认为学生考试压力大、课业负担重 , 回家后没时间进行家务劳动 。
在南开区一所中学任教的教师马洪告诉采访人员 , 他所在的班级日前进行的一项家务劳动情况调查显示 , 多数家长对孩子的评价是家务劳动主动性不足 。 对于孩子的自理能力 , 六成受访家长评价为“一般” , 约一成受访家长认为“差” 。 马洪探究原因发现 , 这并非全是孩子的责任 。 “我家雇了阿姨做保洁 , 爸爸妈妈自己在家也不多干家务活 。 ”部分受访学生这样告诉老师 。 “调查显示部分学生家庭热爱劳动的家风家教传承不够 , 学生父母主要为‘70后’‘80后’ , 独生子女多 , 多数从小缺乏家务劳动的意识和经验 。 ”马洪说 。
采访人员采访了解到 , 部分受访学生家长对劳动教育的认识较为浅薄 , 认为“劳动就是一种技能”“不能挤占学习时间”“会一些简单劳动就行” 。 部分受访学生家长表示 , 不是孩子不爱劳动 , 而是没时间 。 家住河西区气象南里社区的市民马昊给采访人员列出了孩子的时间表:孩子今年上高一 , 18:40放学 , 19:30到家 , 吃完饭就写作业 , 写完也得23:00 。 “孩子学习压力大 , 愿意主动学习 , 这样的时间安排 , 我也就不要求他做家务了 。 ”马昊说 。
中国青少年研究中心“青少年学生劳动状况调研”课题组今年上半年开展的专项调研显示 , 目前 , 中小学生自理能力缺失与劳动意识淡薄现象 , 导致劳动时间、劳动能力“双赤字”情况凸显 。 “学校课程的改革 , 升学压力的加大 , 一些家庭家风家教不崇尚劳动 , 社会认识不足 , 都是造成中小学生劳动能力缺失的原因 。 ”天津社科院副研究员万鲁建说 。
推荐阅读
- 教育部|吕梁市教育局通知:做好寒假期间“双减”工作
- 时间线|撰写年度计划(3):“两纵”
- 培训机构|“双减“后首个寒假:对恶意涨价的非学科类培训班说不!
- 过程|“双减”后的首个学期 期末考试“玩”出新花样
- 信息|双向发力破解留学人员就业难题
- 青少年|以闲暇教育促进青少年全面成长
- 时间|寒假直播伴读|每天35分钟,21天培养孩子的读书习惯!
- 考研|河北不得占用双休法定节假日开展文化课教学
- 中小学|云南考生注意!中小学教师资格全国统一考试(笔试)时间有变
- 手机|家长领路帮孩子管理好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