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考|“宇宙的尽头”百万人公考,亏损、裁员,培训机构日子却不好过( 四 )


目前,据中公教育工作人员表示,其“理享学”相关产品已全部下架 。而在上市公司公告中,从未对其做过正式披露;但业界也有声音质疑称,是否由于之前中公教育对“理享学”产品的推广过于激进,才带来了今年三季度业绩的“变脸” 。
值得一提的是,今年11月30日,中公教育曾收到安徽证监局的警示函,其中指出,2019-2020年,公司与多名关联方存在业务合作,相关交易金额达到应披露标准,但未按规定履行信披业务 。
据此前媒体报道,这些关联方包括北京创晟建筑装饰工程有限公司、上海贝丁网络科技有限公司、吉安市井开区理享学金融信息服务有限公司、陕西冠诚实业有限公司 。而创晟建筑装饰公司与中公教育多家子公司属于同电话企业,上海贝丁网络为理享学金融公司唯一大股东 。
但无论如何,教培机构的“金融化”,无疑意味着极大的风险 。近年来,随着学霸君、优胜教育等多家机构“暴雷”,K12教培机构资金监管问题也引发了业界极大关注 。对职业教培领域而言,也必须重视“预付费”模式背后的隐忧 。

公考|“宇宙的尽头”百万人公考,亏损、裁员,培训机构日子却不好过
文章图片
“名师效应”,在公考培训行业中一直被认为是非常重要的 。
今年11月,公考培训机构尺墨教育获得了3000万元的融资 。其投资方金石资本就曾表示,之所以看好它,最主要的原因就是其“对师资要求高,所有任教老师必须是公职人员,在政府机关及相关事业单位工作超过5年以上” 。
但毕竟这样的师资是有限的 。现在,也有不少人开始对公考培训的师资力量产生了疑虑 。
张牧霄认为,要想“上岸”,个人的学习和判断能力才是最重要的 。“教培机构的名师效应已经慢慢减弱了 。我发现,很多所谓的‘名师’大都出现在各种公开网课中;而线下给我上课的老师,更像是内容的‘搬运工’ 。而且有不少老师私下也会考公,但考了好几年也还没有考上 。我考上后,还有老师来祝福我,说很羡慕我,他们其实也挺心酸的 。”
对于公考培训机构的师资,柯晓也抱着怀疑态度 。“其实我报的网课到后面基本是自学了 。我感觉,这一行业存在教学质量参差不齐的问题 。我很好奇公考培训的老师们有多少是已经考上公务员的 。”柯晓还听说,很多考公失败的人可以直接应聘做培训老师,“我知道的时候很吃惊” 。
“如果想单独跟着名师去上课,其实比较难 。一是价格一定会很高,二是大咖们现在更多是上网络公开课、受邀做讲座和负责研发押题等工作 。绝大部分的中公老师是流动办公,基本都在全国各地出差,哪个省有考试就去哪儿是我们的常态 。常驻教学点的一般是管理和销售方面的人员 。”中公教育北京总部教师江寒对《财经天下》周刊表示 。
指明灯智库首席专家吕森林指出,对机构来说,名师重要但只有名师是不行的 。名师更多时候就是一个招牌,个人的服务能力是有限的,无法规模化,服务成千上万学生的还是整个团队 。
“实际上,学生和教培机构的认知往往存在偏差,要实现成功的个性化辅导是需要双方高效付出的,而且学习的本质还是靠自己,但如果期望过高就容易产生心理落差 。教育是一种人工服务,没法完全标准化,有很大的不确定性 。”吕森林说 。
此外,随着“双减”政策靴子落地,K12教培机构也纷纷转型职业教育赛道,而公考培训作为这一领域的重要分支,也成为了不少机构瞄准的蛋糕 。今年3月,新东方投资了公考培训机构导氮教育;7月,高途上线了新版App,覆盖了语言培训、大学生考试、财经、公考、教资、留学、管理、医疗等多类型职业教育业务 。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