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5人的班级有37人进清华北大:名校选的不是孩子,而是家长!
文章图片
文章图片
王金战老师曾带过一个班 , 有37人进了清华北大 , 另外10人去了剑桥、牛津等名校 , 而这个班一共才55个学生 , 他说:名校选的不是孩子 , 而是家长 。
在他看来 , 孩子的能力、智商都不相上下 , 决定孩子能否进名校的重要因素 , 是父母的规划、坚持和认知 。
父母的规划决定孩子的高度
王老师曾在一次演讲中说:“我的孩子刚上初一 , 就已经注定了肯定能上北大 。 ”
和所有父母一样 , 王老师也希望孩子能进去名校 , 但他观察了女儿一段时间 , 发现女儿的智力其实很普通 , 想要考北大 , 希望很渺茫 。
但他没有放弃 , 而是提前帮孩子规划 , 以目的为导向 , 推导实现这个目标的一个个条件 , 从而一项项去实施 。
他发现可以让孩子走特长生的道路 , 让女儿学习乐器中阮 , 这门乐器相对冷门 , 竞争也没那么大 。
女儿从初一开始学到高三 , 在几次的专业测试中 , 女儿都是第一名 , 最后顺利地考入了北大 。
王老师带班时也会针对每个学生的成长经历 , 为他们进行学业设计 , 告诉他们怎么做才能考入名校 。
在多年的教育经验中 , 王老师得出一个结论 , 教育孩子时 , 家长要多和孩子沟通 , 和孩子一起设计未来 , 做一个智慧型家长 。
父母的坚持 , 拉开了孩子间的差距很多父母总抱怨自己的孩子不爱学习、成绩差 , 王老师说 , 这是因为父母没有督促孩子从小养成良好的习惯 。
上课能不能认真听讲 , 能不能专心致志地认真做一件事情 , 回家后对当天学过的知识有没有进行回顾和思考 , 会不会主动整理等 , 这些都属于习惯 。
学习成绩的好坏一般不取决于孩子的智力因素 , 而是学习的品质和习惯 。
父母有没有坚持培养孩子的习惯 , 对孩子来说至关重要 。 好习惯一旦形成 , 对孩子日后的学习、工作都会有很好的促进作用 。
看了许多考入名校的学生采访 , 无不提到家长对自己的影响 , 正是家长日复一日坚持和引导 , 让他们爱上阅读 , 学会自律、做规划、主动思考 , 从而变得越来越优秀 。
教育的源头在父母很多人都被“别让孩子输在起跑线上”影响 , 非常焦虑 , 从孩子一出生就开始鸡娃 , 其实 , 父母才是孩子真正的起跑线 , 不是要鸡娃 , 而是要先“鸡”自己 。
父母天天在家玩手机、打游戏 , 却要求孩子要多看书 , 考试考100分 。 家里没有学习氛围 , 父母不思进取 , 孩子怎么可能有上进心呢?
父母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师 , 父母的言行举止会决定孩子未来成为什么样的人 。
美国曾做过一项关于决定孩子成绩因素的调查 , 结果发现 , 在普通家庭中 , 父母的学历程度、阅历、社交都影响着孩子考试成绩的高低 。
决定孩子成绩的主要因素 , 都在父母身上 。
在教育孩子的过程中 , 父母是孩子的榜样 , 首先要改变自己 , 以身作则 , 才能教育出更优秀的孩子 。
育儿先育己 , 家教 , 自己教 。 为了孩子未来能上升的高度 , 我们要做的是不断地学习 , 和孩子一起规划未来 , 探索、坚持 , 引导孩子不断地向前进 。
推荐阅读
- 上海对外经贸大学|工作十年后,才发现老师和公务员竟有这么大的差距,你选对了吗?
- 教师|北大韦神“真实处境”跌下神坛,学生退课,班级人数不到10人
- 基础教育|又一“铁饭碗”招聘,工作稳定福利好,有望拿50万安家费和补贴
- 考研|95后家长有苦难言,毕业后不是考研就是考编,新型啃老悄然而至
- 教育部|终于轮到高中生“减负”了,教学进度将大幅调整,教育部已有通知
- 条例|职业本科与普通本科学士学位有区别吗
- 距离感|声音对学习有多重要?能提升专注力和模仿准确度!
- 质量|学校有规模,教育才有质量,解决乡村“麻雀小学”问题,刻不容缓
- 学生|考研招28人,却让319人进入复试,为何要有这么高的差额比?
- 毕业生|新一线和二线城市吸引力增强 大学生就业有哪些新动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