幼教|“幼教杂说”之三十:《让孩子开阔眼界增长见识》( 二 )


知识是人们在改造世界的实践中所获得的认识和经验的总和 。 书本知识可以说是已知的实践经验的综合 , 而更为丰富的未知的知识 , 有待人们去认识和总结 。
现实生活 , 包括社会生活、自然世界 , 是五彩斑斓、丰富多彩、无所不包的 , 不论撰写多少篇文章 , 出版多少册书 , 也不可能囊括世界上所有的知识 。 因此 , 我国古人认为 , 要在事业上有所作为 , 有所成就 , 就要“读万卷书 , 行万里路” 。
带孩子外出观察、体验是最主要的学习
识字读书是学习 , “行路”也是学习 。
我们一生中 , 都要读两种书:一是“有字的书” , 那就是书本;二是“无字的书” , 那就是实地观察和体验 。 这后一种学习 , 是更为重要的学习 。 对小孩子来说尤为重要 。
古人所谓的“行万里路” , 就是通过实地观察、考察、体验现实生活 , 不断地认识事物和总结经验 。 书不能不读 , 但不能“闭门读书” 。 只是“闭门读书” , 很难摆脱“读死书 , 死读书 , 读书死”的境地 , 所学知识是死板 , 解决不了任何的实际问题 , 只能成为“书呆子” , 终究是无用的 。
小孩子暂时还不能独自“行万里路” , 但也不能整天把孩子关在家庭这个小天地里 。 做父母的就要经常带孩子到大街上、商店、集贸市场看看 , 到动物园、植物园、郊野公园、名胜古迹、农村、山区、河边、海边参观旅游 , 把这些活动当成是给孩子“上课” 。 这样 , 会让孩子看到许多见所未见、闻所未闻的新鲜事物和生人 , 不仅可以使孩子开阔眼界 , 增长见识 , 丰富知识 , 充实头脑;还能通过家长随时随地讲解了解事物的来龙去脉 , “知其然 , 知其所以然” , 激发孩子的多种兴趣和求知的欲望 。
我的前一篇文章说的是“发展思维能力” 。 何谓“思维”?就是运用“已经掌握的知识”进行分析、综合、判断、推理 。 这“已经掌握的知识”便是进行思维的必要“材料” 。 常言说:“巧妇难为无米之炊 。 ”没有丰富的知识 , 思维将是无法进行的;知识贫乏 , 是很难进行周密的思维的 。 父母经常带孩子到外边走走 , 看看 , 会使孩子见多识广 , 储备进行思维的“丰富材料” 。
陈先生主张父母常常带孩子到街上看看 , 根本目的是“增进孩子的经验” 。 这里所谓的“经验” , 是指由实践得来的知识或技能 。 按照唯物认识论的观点 , “理性认识”是认识的高级阶段 , 而“感性认识”是“理性认识”的前提和基础 。 “感性认识”越丰富 , “理性认识”才能更深刻、透彻 。 陈先生在这里所说的“经验” , 也就相当于我们常说的“感性认识” 。 我们让孩子读书学习 , 最终是要掌握、提高“理性认识” 。
【幼教|“幼教杂说”之三十:《让孩子开阔眼界增长见识》】因此 , 陈先生主张父母要经常带孩子到街上看看 , 就是为了丰富孩子的感性认识 , 为以后读书学习、掌握和提高理性认识打下坚实的基础 。 这是很有远见的主张 。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