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过疫情这一两年我也越加体会到 , 孤独是常态 , 我会一直和它相处 。 这段网课经历 , 也是与孤独相处的进修吧 。 ”
#03
大环境这么艰难了 ,
为什么还要留学?
在“海归变海废”的风口浪尖依然坚持留学的酷仔和地瓜干 , 追求的并非功利性的“学历镀金” , 而是希望给自己更多思考的机会和尝试的可能 , 在较低的成本下多多“试错” , 找到自己擅长并愿意投入热情的事业 。
地瓜干调侃说 , 如今要在金融行业求职 , 夸张到人均六段实习 。 试想把它安排在一个普通本硕毕业生身上 , 岂不是每个学期都在拼命打工?
大学不只是奔向“社会丛林”路上无关紧要的通道 , 它应该鼓励一个个在青春门槛上的人去探索自己、探索世界的知识 , 耐心地埋下一颗颗期待在未来发芽的种子 。
“美国的教学环境比较注重个人表达 , 老师会鼓励你说出自己的想法 , 会有更深入的自我探索体验” 。 对于地瓜干来说 , 就读目前的研究生 , 是想挑战数据分析的工作 。 然而上手之后 , 她发现自己确实不是那块料 , 于是她果断转投了游戏行业 , 也如愿收到了offer 。
“我希望离开大学时 , 已经明了了下一个阶段想做的事 。 不想勉勉强强 , 但也期待未来的更多可能性 。 ”
而对于已经在国外开始学业 , 因为疫情不能返回伦敦的阿拉塔 , 有太多的东西是她所怀念的、也是线上生活所无法替代的 。
其一是和友人散步时 , 彼此之间的沉默 。
“在线上 , 沉默总是尴尬的 , 因为它发生在一个有目的的会面中 , 说话仿佛是唯一必要的事情 。 而当我们真正能和他人并肩而行 , 作为两个独立而又互相照拂的人 , 我们可以各自去观察 , 可以保持沉默 , 想说话时就说话 , 即使静静地坐在那里也很好 。 ”
伦敦封城期间在河岸散步的人 。 /桑榆
其二是遇见新事物的冲击感 。
“虽然现在每一天都会对旧的东西产生一些新的想法 , 但自己脑内的风暴总归规模有限 , 比不上与他人碰撞时那种冲击感 。
我记得大一时李沧东来伦敦参加电影节 , 我去听了他的映后访谈 , 印象很深 。 他说 , 中国有句老话 , 叫四十不惑 , 但是自己到了四十岁 , 反而开始迷惑了 。 他开始思考 , 这就是自己的人生吗 , 未来是不是应该去做一些新的事情?然后才开始拍电影 。
是枝裕和(左)和李沧东(右) , 都是阿拉塔喜欢的导演 。
我就反思 , 自己总是想在一个时间段里急切地达成某个目标 , 如果没做成 , 就会觉得很焦虑、很失败 。 但其实人生的不同时段是根据自己的体验来划分的 , 什么时候开始都不晚 。 如果现在没做成 , 以后一定还会有希望的 。
这就是一件小事带来的长久的启发 , 从敬仰的人口中亲耳听到 , 给我的冲击很大 。 道理很鼓舞人心 , 但要真正实践它 , 可能需要漫长的内外修炼吧 。 ”
知识的积累和人格的修炼是永无止境的 , 正因如此 , 我们才更需要在和他人的碰撞中 , 去拓展自己的边界 。
当被问及线上教育会不会替代线下教育 , 新晋为“热血教师”的朱老师坚定地认为 , 教育最后要达到的效果 , 就是传道授业解惑 。 在面对面的机会下 , 及时地做出实时调整 , 使大部分人能够获得课程所传授的知识 , 同时予以学生作为人的关怀 , 是老师义不容辞的责任 。
“只要有学生 , 那么实体学校永远都会存在” , 因为大学不仅仅是读取知识的地方 , 更是在与他人和新事物的碰撞中 , 看到未来的模样的起点 。
推荐阅读
- 上海对外经贸大学|工作十年后,才发现老师和公务员竟有这么大的差距,你选对了吗?
- 安徽|海南一大学生不知安徽省会,连猜两个都不对,直接“得罪”两个省
- 备考|大学毕业是该直接去上班,还是安心备考公务员?
- 北京市教委|翁铁慧调研北京高校大学生就业创业工作
- 讲座|贺昌中学·清华大学美术学院共同举办“以美育人”高峰论坛
- 成绩|2022年神户大学工学部出愿信息早知道
- 什么|广州入户心得:我不是学霸,只是听话照做了~
- Offer|大学申请专题|英国大学网上申请需要做好哪些准备?
- 毕业生|新一线和二线城市吸引力增强 大学生就业有哪些新动向?
- 大学|泰晤士高等教育发布全球国际化大学排名 港大蝉联第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