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小学|劳动教育的育人功能不能丢


中小学|劳动教育的育人功能不能丢
文章图片
来源:中国教育报刊社
【中小学|劳动教育的育人功能不能丢】作者:罗义安,蒲公英评论特约评论员

近日,天津市教育委员会对外发布《关于推进天津市中小学校劳动教育的方案》和《天津市中小学生家庭劳动正面清单》和《天津市中小学生家庭劳动负面清单》,对中小学劳动教育作出指导 。各学校原则上安排每名学生每周在课后服务时段参加劳动教育活动时间不少于2小时,小学生要按年级不同掌握家庭小电器使用、做饭等家庭劳动技能……(12月7日 新京报)
《关于全面加强新时代大中小学劳动教育的意见》及《大中小学劳动教育指导纲要(试行)》等文件,对劳动教育是什么、教什么、怎么教等问题提出了具体要求 。可是,有些学校却将劳动教育简单化,把教育与劳动割裂开来,弱化育人功能,强化技能培训 。
在劳动教育的“三维目标”中,“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目标固然重要,“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同样重要,甚至更重要 。忽视“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可能会把学生培养成为只会劳动的“机器人” 。因此,在指导学生掌握劳动技能的基础上,还要强化劳动教育的育人功能 。具体而言,就是要引导学生正确认识劳动的价值,树立正确的劳动观念,养成爱劳动的习惯等 。
首先,认识劳动价值 。对劳动教育认识的深度,决定了学生对劳动的态度和热爱劳动的程度 。引导学生认识劳动的价值,可由具体的劳动体验入手,比如打扫卫生,可以使教室、校园乃至城市更加清洁,为人们提供良好的学习、生活环境等 。在全面了解劳动的价值后,学生才会尊重劳动、敬畏劳动 。
其次,树立正确的劳动观念 。劳动只是分工不同,没有高低贵贱之分 。可是,不少学生对劳动仍存在偏见 。帮助学生走出认知误区,树立正确的劳动观念,是劳动教育的重要任务 。劳动教育要将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劳动观念作为重点和难点,组织学生体验不同岗位的劳动环境、劳动强度以及劳动价值等 。只有亲身体验过,学生才不会轻视、歧视劳动者,才能明白无论哪个岗位都能为社会创造财富 。
最后,养成劳动习惯 。崇尚劳动,以劳动报效国家、奉献社会,是劳动教育的落脚点 。引导学生养成爱劳动的习惯是劳动教育的又一个重点 。在家长的过度呵护下,许多学生成了衣来伸手、饭来张口的“小皇帝”“小公主”,缺乏劳动意识,连简单的家务劳动都不做 。因此,有必要对学生加强引导,让学生养成主动劳动、自觉劳动的习惯 。

劳动教育不只是要求学生做做家务,也不只是讲讲某项劳动的操作要领,而是要将劳动与教育紧密结合起来,把“劳动光荣”的种子播撒在学生的心田 。
(责任编辑:杨卉_NQ4978)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