而这也宣告了清政府第一次外派学生事业夭折 。
文章图片
至于为何会将学生突然调回,也正如其在奏折之中提到,幼童深受美国思想影响,不免见异思迁 。而且留美幼童还心智未全,这个时候如果全面接受美国文化与知识,将会与中国文化断了根源,因此这才是让清政府担心的 。所以早期的留美幼童就已经向我们阐明了一些道理 。
民国时期的留洋风
在第一次的留美幼童计划破产之后,清政府也曾多次反复这一行为,毕竟这一计划也会有利有弊 。在《辛丑条约》签订之后,中国背负了巨额的赔款,而这一切又都强加到人民身上,所以当时在不少地方都兴起了抵制洋货的运动 。而当时的美国政府为了缓解这一舆论,因此选择退还赔款,但是退还的钱并不是直接给清政府,而是选择设立留美预备学堂,让清政府选择合适的人去往美国学习,至于留美预备学堂也就是今天清华大学的前身 。
文章图片
当时美国这一手政府无非就是想要培养一些中国的人才,但也绝非好心,因为这是从文化上改造一个人,也能让他们从思想上选择亲近美国,这是一种长远化的投资 。当美国打开这一先例之后,不少国家也纷纷效仿,以期在华能否谋得更多的利益 。
宣统三年,中国封建王朝的最后一任皇帝溥仪退位,尽管王朝破灭了,但此前清政府的不少习惯依旧保留了下来 。留美预备学堂也改为了清华学校 。此时各国的文化、科技等快速发展,也是中国人向往学习的地方,因此民国时期的留洋风更是快速兴起 。
文章图片
1916年,北洋政府教育部颁布的《选派留学外国学生章程》规定获得选派资格需参加鉴定试验,国内大学毕业者需要通过两次考试才可被录取,即先在本省考试,考试及格后再到北京参加教育部统一组织的考试,合格后由核稽局派遣,国外大学本科毕业生、教授或助理教授可免试 。这也是早期章程化的公费留学方针 。
北洋政府时期教育部1924年规定,自费留学生必须为具有中等以上学校毕业或者办理教育事业两年以上者 。
也就是说此一时期可以选择公费以及自费两种方式进行留学 。此前大火的《觉醒年代》之中曾有一段镜头说的是不少人去往北京参加考试,以期望能获得公费留学的机会 。而陈延年两兄弟也是积极攒钱,为自己自费赴法提供基础 。
文章图片
此一时期的选择也不仅仅局限于美国,而是英国、法国、德国、日本等国家均是留学生们青睐的对象,他们有些去学习国外先进的科学技术,也有一些人寻求科学的思想文化,以期能够为当时正处于迷茫时期的中国寻求一条正确的道路 。也就是说此一时期的留学生们,身上更是背负了一种民族使命感,当然他们中的不少也是学成归国,为当时的中国带来了新的风气 。
“留洋”到底好不好?
民国时期留学的不少中国人在新中国成立之后,选择回到了阔别多年的祖国,选择建设当时一穷二白的新中国,其中以钱学森等为代表的一群科学家们,跨越诸多阻碍,为当时的新中国带来了先进的科技理念 。
推荐阅读
- 招聘|学历重要还是能力重要?
- 教师|北大韦神“真实处境”跌下神坛,学生退课,班级人数不到10人
- 安徽|海南一大学生不知安徽省会,连猜两个都不对,直接“得罪”两个省
- 考研|“考研初试第三被刷,只因没提前联系导师”,知情人道出其中实情
- 基础教育|又一“铁饭碗”招聘,工作稳定福利好,有望拿50万安家费和补贴
- 考试|“考第一请吃海底捞”,考试成绩出来后,老师感叹:是给自己挖坑
- 教育部|终于轮到高中生“减负”了,教学进度将大幅调整,教育部已有通知
- 质量|学校有规模,教育才有质量,解决乡村“麻雀小学”问题,刻不容缓
- 讲座|贺昌中学·清华大学美术学院共同举办“以美育人”高峰论坛
- 教育部|吕梁市教育局通知:做好寒假期间“双减”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