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教育者的格局——见自己、见天地、见众生?

正文共1600字 , 阅读时间5分钟
何谓格局?就是人对所处时空位置及未来变化的认知程度 , 我认同电影《一代宗师》提出的“三见”——见自己、见天地、见众生 。
见自己 。 我凭什么办学?我的思想理念足够先进吗?我的学术研究足够领先吗?我的管理水平足够科学吗?不断地追问自己 , 促使自己深度反思 , 这是每一个进步者的必经之路 。
见天地 。 认识社会大环境 , 认识教育小边界 。 你会发现:整个世界都转型了 , 学校的边界不断被打破与重构 。 学校的物理边界 , 学校的组织边界 , 传统的知识边界 , 德育的资源边界 , 教师的专业边界 , 学科的外延边界 , 技术的想象边界……诸如此类的边界 , 与10年前、5年前、3年前相比 , 悄然发生了变化 , 有些甚至是巨大的变化 。
见众生 。 关于学生核心素养 , 经合组织这样定义全球胜任力:从多个角度批判分析全球和跨文化议题的能力;理解差异是如何影响观念、判断以及对自我和他人的认知的能力;在尊重人类尊严的基础上 , 与不同背景的他人进行开放、适宜、有效的互动能力 。 世界经济论坛2015年提出“21世纪未来人才必备的关键能力” , 即重要的软实力:创新思维能力 , 批判性思维能力 , 解决问题能力 , 协作能力 。 由此可见 , 人才标准在不断发生改变 。 这些未来人才的标准 , 将成为我们教育的培养目标 。
每一个学校干部管理好自己优先于管理好你的组织 。 心智决定视野 , 视野决定格局 , 格局决定命运 , 命运决定未来 。 格局有“三维度”:目标、眼界、信念 。 教师格局有“四层次”:零度格局、一度格局、二度格局、三度格局 。
零度格局 。 其表现为盲目的“教书匠” 。 其本质价值观为“教育是饭碗” , 他们是“误打误撞进学校的” 。 他们几乎无目标、无追求 , 几乎是完全被动地完成上级任务 。 他们也无稳定信念 , 其生活态度就是“做一天和尚撞一天钟” 。
一度格局 。 其表现为逐利的“教师爷” , 看到的是自己的需求和欲望 , 看到的是给自己带来利益的东西 。 其本质价值观为“教育是谋利” 。 从目标层面看 , 旨在寻求自身利益的最大化 , 是粗放的利己主义者 。 凡能增加收入的就做 , 凡不能直接带来好处的就不做 , 装不下美好而无用的东西 。 他们的信念就是笃信丛林法则 , 一事当前 , 只问利益 。
二度格局 。 其表现为优秀的“教育人”, 除了见自己之外 , 他们还“见天地” , 他们是为教育而进入教师岗位的人 , 他们眼中看到的是教育本身的美和意义 。 其本质价值观为“教育是事业” 。 他们的眼里不但有分数 , 而且有教育 , 有德育、智育、美育、体育 。 他们的目标是为孩子的成长 , 为学校的进步 。 他们的信念是:教育的价值在于追寻教育的美 。 因此他们热忱追求教育本身的美 , 真心探究教育的内在规律 , 对某个甚至多个领域有非常深入、系统的钻研 , 并常常能提出极具创造性的观点 。
三度格局 。 其表现为卓越的“教育家” , 除了见自己、见天地 , 他们还“见众生” 。 他们看到的是教育与世界、教学与社会之间的纽带 。 其本质教育价值观为“教育是信仰” 。 他们以通过教育改良社会、增进人类的福祉为最高目标 。 他们的信念是用教育改变国家 , 用教育改变社会 , 用教育改变世界 。 他们对自己的认识、对学校的认识具有历史的深度 , 不是看短期的成败、得失、荣辱 , 而是在更大背景下思考学校教育的价值意义 。 他们对事业的认识、对世界的认识具有世界的宽度 。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