单元|教改第一届学生发声:王铮在北大附中的改革给了我怎样的教育 ?| 头条( 五 )


整个学校就在“不走寻常路” , 和整体的大环境显示出一种明显“异质性” 。 这种理想主义的纯粹与承受孤独的勇气 , 激励着身处其中的每一个人 , 让我们在做出自己人生的选择时 , 也多一分勇气 。 当我放弃理科竞赛、放弃成为科学家理想的时候 , 我实际上和所在的小群体脱离了 。 我偶尔孤独 , 但从未自我否定 , 反而是从环境中汲取力量和支持 。 如此 , 我才有机会把原本对知识的兴趣、对体系性思考的渴望和创作的冲动 , 发展出新的实现形式 。 附中的教育给了我底气 , 让我不必过分顾忌旁人的目光和“主流”的选项 。
我远没有“活明白” , 来到了所谓“四分之一人生危机”的年纪 , 生活、事业都到了一个归零要重新出发的阶段 。 未来充满不确定 , 但我并不过分恐惧或焦虑 ,我相信只要不断回到基本问题:我是一个什么样的人、我想过一种怎样的生活、为了我的目标我该付出怎样的努力 , 我最终能走出属于自己的路 。 15到18岁成长的关键阶段浸润在一个充满理想主义气质的环境 , 影响到了长远的人生态度 , 这才是一段教育最关键的意义 。
毕业以后 , 因为参与校友会工作和其他诸多机缘 , 我认识至少改革以后五六届的众多同学 , 还有很多大学同学成为附中的年轻教师 , 大学老师则成为附中家长 。 通过他们我得以了解此后几年附中的变化 。 附中在改革过程中 , 又有新的变化 , 也产生了新的争议和问题 。 但我想附中让学生自主发展的教育理念 , 宽松的学校气氛 , 和非功利的教育改革态度是一以贯之的 。 “学会与人相处”“对知识的热爱”“不必走寻常路”这三点收获 , 也是许多届同学共同的感受 。
04
北大附中的社会责任
或许有人说 , 我因为高考侥幸过关 , 才对附中有玫瑰色的回忆 。 可我这一届、上一届和下一届 , 学校仍保持了较高的水准 。 退一步说 , 那些没有在高考中取得理想结果的同学 , 他们会对附中做如何评价?假设他们当初进入了其他学校 , 能不能避免遗憾?我无法代言他们 , 但从毕业近十年的时间尺度看 , 我所见他们都做出了杰出的成就 。
“北大是常为新的 , 改进的运动的先锋 。 ”这也是北大成立北大附中的初衷和使命 。 1960年 , 正是为了探索基础教育改革 , 北京大学以一批大学老师为创校团队组建了附属中学 。 从最开始 , 北大附中的使命就不仅仅是培养出卓越的学生 , 而是为中国探索基础教育的可能性 。 所以 , 改革是附中的基因和血脉 , 而不是王铮校长的独创 , 六十年来附中进行过无数的教育实验 , 王铮不过继承学校使命 , 做出了新时代下的新探索 。

单元|教改第一届学生发声:王铮在北大附中的改革给了我怎样的教育 ?| 头条
文章图片

图注:附中官网上的组织结构
我后来有机会了解到世界范围内许多创新学校的工作 。 我很强烈地感受到 , 附中和它们殊途同归 , 理念都是一致的:以学生为中心、从标准化到个性化、重视社会情感学习、培养自主的人……不同的是 , 附中是在当下中国的基础教育语境下实践这一切 , 争议也源自于此 。
人们对附中的讨论很容易陷入“素质教育”“应试教育”的二元对立 , 我更愿意把附中的教育看成是“非功利教育” , 北大附中所做的不过是回归教育的常识 。 当然 , 附中享有超出全国平均水平的资源 , 附中学生也受益于此 。 作为一所为全民服务的公办中学 , 它的责任是什么?我认为 , 更加深入地改革 , 就是它的责任——利用自身优势 , 去成为基础教育的引领者 , 去惠及整个中国基础教育 。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