所以必须逼迫自己 , 要替父母优秀 。
等到上了大学 , 或者步入社会 , 一向为父母期许而奋斗的孩子就会陷入从所未有的迷茫 。
把第一名的目标撤掉后 , 他们的内心 , 也就空了 。
与此同时 , 在学习目标的驱使下 , 孩子也很难和同伴们建立真实、深厚的感情链接 。
作为父母的“工具人” , 他们也感受不到来自家人的真实的情感连结 。
当有一天 , 生活的主旋律不再是竞争 , 或者再怎么“卷”也看不到尽头时 , 人生的虚无感就会排山倒海地袭来 。
如同李玫瑾所说 , 这种教育方式更可能教出一批批缺乏同理心 , 精致的利己主义者 。
4 教育的本质并不仅仅只是培养一个学习成绩优秀的人 , 而是“让人成为人” 。
那怎么让孩子摆脱「空心病」的魔咒呢?
1、“第一名”从来都不是成功的唯一标准 。
复旦教授梁永安有一段话 , 我觉得说得特别好:
“对任何一个学生来说 , 你如果只是以出人头地为目的的话 , 其实你给自己找了一个非常偏狭的道路 , 就是你再想在今后的生活里面干得比90%的人还要好 , 那是很难很难的 。 我们整个教育 , 都应该转移到一个什么方向上来呢 , 我们今后的任务就是做一个优秀的普通人 。 ”正如刘瑜教授所说:我们的社会充满了成功学却没有失败学 。 我们只催促着孩子去当一个成功的人 , 却没告诉他们 , 成为一个普通人 , 也是可以的 。
这个社会越来越残酷的是 , 我们把学历名校看得太重了 , 仿佛它是我们一生成功与否的唯一标准 。
但其实每个人都有自己的时区 , 有的孩子嘴甜交际能力强 , 有的孩子喜欢专注于自己的感兴趣的领域...他们都会在各自擅长的领域收获信心 , 这些信心足以抵挡那些因为学历不够高、赚的钱不够多带来的心理落差 。
土耳其有句谚语:“上帝为每只笨鸟都准备了一根矮树枝 。 ”
每个孩子都有属于自己的BGM , 并没有落后于别人 。
2、和孩子建立真正得情感连结
很多父母会对孩子说:你什么都不管 , 只要好好学习就好 。
这就会让孩子错误地以为自己的存在就为了学习而已 。
父母应该让孩子最大限度的参与生活的方方面面 , 让孩子明白 , 价值观绝不仅仅来源于学习 , 还有父母包容的爱 , 这样他们才有向外闯荡的勇气 。
只有用爱心和耐心 , 一点点在孩子身上种下“善”的种子 , 才能灌溉出经得起风吹雨打的花朵 。
我们要给孩子的 , 不是分数、不是金钱 。
是爱 , 是智慧 , 是创造幸福的能力 , 这才是世界上最美好的东西 。
推荐阅读
- 儿童福利院|泪奔!山东这位“妈妈”,养了1029个孩子
- 陌生人|孩子不愿与人打招呼,就是没礼貌?原因没那么简单!
- 教育|好好说话,是父母毕生的修养,请你一定要做好4点
- 时间|寒假直播伴读|每天35分钟,21天培养孩子的读书习惯!
- 攻略|表扬孩子也有技巧?这份攻略快收藏!
- 青少年|9岁是孩子成绩分水岭的关键年, 耶鲁大学青少年发展研究的启示
- 疫情|给“宅”家的孩子上一堂“劳动课”
- 手机|家长领路帮孩子管理好时间
- 在未来|北京鼎石学校心理顾问傅晶:“韧劲十足”的孩子,才能在未来走得更远
- 期末考试|语文偷分技巧,期末考试前,让孩子知道这6条!多考10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