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会主义|推进青少年法治教育入耳入脑入心

近日 , 教育部印发《全国教育系统开展法治宣传教育的第八个五年规划(2021—2025年)》 , 强调要推进青少年法治教育规范化和常态化 , 提高普法内容的适用性和实效性 , 为深入开展青少年法治教育指明了方向 。
普法工作要向青少年讲清讲透思想背后的道理、学理、哲理 。 教育系统工作人员要持续提升法治素养 , 以学习普及宣传宪法、民法典等作为重点内容 , 推动学习制度化、常态化 。
青少年普法工作要充分发挥课堂教学主渠道作用 , 开齐开足开好法治课程 。 增强青少年法治意识 , 树立宪法法律信仰 , 需要系统完整地学习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理论、法律体系 , 提高运用法治思维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 。 这就要求学校在不同学段开设法治课程 , 推动法治教育进教材、进课堂、进头脑 , 构建分阶段、分专业、分层次的一体化法治教育体系 , 实现青少年普法工作的有效落实 。 《青少年法治教育大纲》提出 , 以宪法教育为核心全面推进法治教育 , 切实将法治教育纳入国民教育体系 , 在中小学设置法治知识课程 。 教师应根据不同学段的课程要求 , 将教材体系转化为教学体系 , 根据学生特点合理教学 , 讲好新时代的法治故事 , 推动青少年法治教育入耳入脑入心入行 。 此外 , 青少年普法工作要以课堂为主渠道 , 离不开一批有学识、涵养高的教师队伍 , 这就需要进一步推动实施法治教育名师培育工程 , 创新法学人才培养机制 , 广泛推行教师集体备课活动 , 实现教学资源共享 , 推动青少年法治教育高质量发展 。
青少年普法工作落地落实 , 需要建好开好用好“社会大课堂” 。 法治教育课程不仅应该在课堂上讲 , 也应在社会生活中讲 。 青少年将课堂所学的法律知识升华为法治观念 , 一条重要路径就是在社会大课堂中实践 。 通过定期开展系列普法活动 , 增强青少年法治教育的仪式感 。 持续开展全国学生学宪法、讲宪法活动 , 以多种方式激励学生通过教育部全国青少年普法网持续参与宪法学习 。 在升国旗仪式、成人仪式、毕业仪式等活动中 , 设置“礼敬宪法”环节 , 增强青少年的法治认同感 。 通过设立青少年法治教育实践基地 , 扩大法治社会大课堂的活动范围 。 各级各类学校应积极与本地法院、检察院签署社会实践基地协议 , 更好实现学生走出校园旁听审判、法官检察官走进校园宣讲的双向互动 。 政府应加大资金投入 , 建立各类法律博物馆 , 打造体验式、沉浸式法治教育展馆 , 以适应各类青少年接受法治教育的需求 。
通过多方联动凝聚合力 , 构建全社会青少年普法工作的大格局 。 通过学校、政府、家庭、社会组织多方协作 , 以教育管理、宣传引导、志愿服务等形式营造良好法治氛围 , 用润物无声的方式推进青少年法治教育 , 引导广大青少年养成自觉守法、遇事找法、解决问题靠法的思维习惯和行为方式 , 不断树立青少年宪法法律信仰 。
(作者系华中师范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副教授、湖北省妇女理论研究会副会长)
《中国教育报》2021年12月22日第2版
【社会主义|推进青少年法治教育入耳入脑入心】作者:薛惠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