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部印发的《高等学校课程思政建设指导纲要》明确提出 , 课程思政建设工作要围绕全面提高人才培养能力这个核心点 , 在全国所有高校、所有学科专业全面推进 。 课程思政建设要求高校在人才培养过程中加强对学生的思想引领与品格塑造 , 通过在课程内容中融入思政元素 , 有效培育具有高尚品质、过硬专业能力、较高综合素质的人才 。
思政元素融入课程内容 , 体现了马克思主义思想的核心观点 。 在马克思主义哲学的社会历史观中 , 意识形态不是“物” , 也不是一套僵化的观念 , 而是一种具体的、生动的、动态化的社会实践活动 。 实践是人类社会存在的基础 , 是意识形态产生的土壤 , 是检验和认识真理的唯一标准 。 马克思认为 , 将知识看作一种可以掌握、需要学习的东西 , 这种观点并没有把握住知识的本质 。 从本质上说 , 知识是一种人类用以开展实践活动的工具 。 只有通过实践 , 人类才能对世界及人类社会本身拥有更全面、更客观的认识 。 应该把具体的知识、意识形态放置到实践中、语境中进行把握与检验 , 要清楚谁在生产观念、为了谁生产、出于什么目的生产以及在什么样的物质条件下生产 。 在教育领域 , 我们需要验证我们的知识从何而来 , 知识是以怎样的方式产生、存在、被获取的 , 应该如何学习、掌握知识并将其用于实践活动 。
课程思政思想体现了人类认知的基本规律 。 认知科学研究表明 , 人类的认知是以整体性的形式发生的 , 不能孤立、片面、局部地看待认知问题 , 人类的认知兼具主观性与客观性 。 具体来看 , 人类的认知具有嵌入性、能动性、具身性和延展性 。 这一理论视域显示 , 人类的大脑与身体、环境是一个动态平衡又有机统一、协调的整体 。 认知的嵌入性表明 , 认知是与周围环境和身体有机融合的整体 , 认知影响了环境 , 塑造了身体的物理状态 , 以嵌入性的方式体现了这种融合与整体性;认知的能动性表明 , 人类认知系统根据外界环境及身体的物理状态随时作出判断与调整 , 以积极、主动、灵活、创造性的方式适应环境与内外物理状态 , 并创造出有利于认知的客观条件;认知的具身性表明 , 认知与身体行动是一个动态平衡的系统 , 认知不仅影响行为 , 而且与行为一起构建了认知系统与认知过程 。 将思政元素融入专业课程 , 符合、体现了人类的认知规律 , 只有在认知整体框架中加强对学生的价值观培养 , 才能有效提升学生的思想水平、情感认同和行为能力 。
【语言|语言的哲学内涵与课程思政意蕴】课程思政思想契合了语言习得的本质内涵 。 从语言哲学视角看 , 语言习得具有整体性 , 语言的意义不仅体现在字、词、句法结构中 , 而且体现在整体的社会文化中 。 对语言的习得不能脱离特定的社会、历史、文化、自然等条件进行 。 美国哲学家奎因认为 , 作为一种社会产物 , 语言势必会受到诸多外部因素的影响 , 语言的意义离不开语言行为 , 意义具有行为性、社会性和环境性 , 因此具有整体性 。 美国哲学家戴维森认为 , 语言作为一种社会的产物 , 其意义不仅与具体的语言使用行为相关 , 而且不能超脱一定的社会环境而存在 。 语言所体现出来的主观性与其作为一门学科所具有的客观性一样显著与重要 。 在语言类学科教学中融入思政元素 , 符合语言的整体性本质 , 是学科与专业发展的必然 。
笔者认为 , 语言教学需要遵循认知规律 , 体现语言习得本质 , 反映出新时代的特点与要求 , 并展现出语言类学科的学科精神与育人内涵 。 将思政元素融入语言教学 , 有助于推动思政教育与语言技能知识教育融为一体 , 让学生在真实的语境中学习知识、操练语言技能 。
推荐阅读
- 上海对外经贸大学|工作十年后,才发现老师和公务员竟有这么大的差距,你选对了吗?
- 数学|称平行线能相交的数学奇才,遭质疑郁郁而终,其理论12年后被证实
- 本科生|仅4.3%本科生毕业后月入过万:钱好挣,是年轻人最大的错觉
- 教育|《新机遇下职业教育的增速与展望》论坛实录-于红岩
- 技能|《新机遇下职业教育的增速与展望》论坛实录-王安屹
- 学生|考研招28人,却让319人进入复试,为何要有这么高的差额比?
- 周晓|充满仪式感的“最后一课”
- 课堂|帮助海外华裔青少年学习中华传统文化,青岛这个社区开办的跨国“云课堂”火了
- 姐姐|大学学费至少应翻十倍,目前学费太便宜了,便宜的让学生没感觉
- 简历|中国留学生的海外实习之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