功利主义|只有上大学才能改变命运?杨东平:这些教育文化该更新了( 二 )



功利主义|只有上大学才能改变命运?杨东平:这些教育文化该更新了
文章图片

>>>
从“人力资源”、“人才” 回到人
所以我们今天的教育要从人力资源、从人才重新回归人 , 回归树人、育人的教育理念 , 教育的初心是培养人 , 而不是培养人力资本 。 苏霍姆林斯基讲的很清楚 , 教育首先是人的教育 , 人是最高价值 , 教育学是人学 。 教育的目标是怎样培养真正的人 , 大写的人 。 学校教育 , 放在首位的是培养人 。
我们今天强调回到“人”的教育 , 其重要原因是我们面对的是越来越不确定性的复杂的世界 。 正因为未来是不确定的 , 所以我们必须回到培养“人” , 培养人的创造性、适应性来应对未来 。 最重要的目标不是“充满知识”的头脑, 而是“一个构造得宜的头脑” , 能够“明智地思维”以及具有质疑的精神 。 需要“人”连接知识的能力 , 即“把知识背景化和整体化的能力” , 从而形成“恰切的认识” 。 这种将知识整体化的能力 , 是“迎战不确定性”最主要的能力 。 否则我们会培养很多高学历的 , 满口胡说八道的蠢才 。
>>>
基础教育必须回到树人育人的宗旨上来
我们特别强调义务教育的功能 。 目前为止 , 很多人对“义务教育是干什么的”这个概念是不清晰的 。 义务教育应当点燃、启蒙、激发、照亮每一个学生 , 应当对学生的健康成长和终身幸福服务 。 应当关注大多数学生和弱势学生 , 而不是培养少数能够“跳龙门”的“锦鲤” 。
我们要有完整的学生发展观:生理发展、人格发展、社会发展、认知发展 。 应当在提高学业成绩、发展认知能力的同时 , 弥补学生非认知能力的短板 , 加强社会情感技能的培养 , 发展学生的“核心素养” 。
教育教学应当从应试教育突围 , 走向生活教育 , 围绕青少年成长的实际需要来组织教学 。
义务教育的基本价值是面向所有儿童的国民素质教育 , 所以要采用免费、免试、就近入学 , 体现的是非选拔、非竞争的公益性、保障性价值 , 真正建立儿童优先、以儿童为中心、以学生的健康发展和终身幸福为本的价值 , 采用善待儿童的教育 , 使儿童免于恐惧的教育 , 能够保障儿童休息和健康的教育 。
有一个美国老师说 , “小学教育不仅仅是人格养成 , 培养学习习惯 , 更是保护学生的学习热情 , 因为从小学开始走到大学、研究生 , 还有十几年的路 , 所以不能让孩子在小学的时候就被学业考试打倒 。 ”所以很多国家的小学没有考试、没有作业 , 难度很低 , 速度很慢 , 给学生一个非常宽松的学习环境 。 还有一个老师说 , “初中教育最重要的功能就是帮助学生安全地度过青少年 。 ”
我一听觉得是醍醐灌顶 , 初中是人生当中最敏感、最不确定性、最值得关注的一个时期 。 我们要从小学开始加入职业教育、生涯教育的因素 , 这也是国外普遍的做法 , 包括对动手能力的培养、对职业的体验 。 目标是要形成一种低竞争、低管控、低评价的教育生态 。 全世界的教育基本都遵循一个规律 , 竞争性的学习是从高中开始的 , 尤其是在大学 , 小学和初中是不允许有竞争性的 , 而我们是从幼儿园就开始竞争了 。
教育不等于学科知识的教学 , 也不等于分数和升学率 , 成长是比升学更重要的教育目标 , 用达标+成长的评价改善单一的分数评价是未来评价改革的方向 。 我们看到非常多身边没有上过高中、大学的学生 , 现在仍然拥有幸福的生活 , 所以要打破唯升学论 。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