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校|二本学生就业的尴尬局面:双面夹击就业困难,家长感叹书白读了( 二 )


翻开企业的招生简章 , 优秀的企业往往在招聘中赫然罗列一项“优先985、211毕业生” , 名为优先选择 , 实则是潜在门槛 。
当二本学子将自己精心制作的简历投递之后 , 往往得不到任何回复 , 石沉大海的结果不只是一个人的经历 。

不仅如此 , 那些知名企业的人力部门甚至不会前往二本学校招生 , 招阶段就阻断了二本学生进入的机会 。
每年秋招、春招之际 , 985、211学校中的学生在为自己的未来谋划 , 但二本学校的学子却只能被动接受社会的挑选 。
诚然 , 优秀的企业在优秀的校园中选择员工 , 这在逻辑上并没有什么错误 。
许多企业也会天然地认为 , 优秀学校毕业的学生理应得到更好的就业机会 , 因为他们的能力要优于二本学生 。
但二本院校毕业学生的能力 , 真的就与优秀高校毕业生有着不可逾越的鸿沟么?一次高考的分数 , 真的就能够断定学生此后的人生么?

讨论这个话题 , 就必须要从高考这场关乎学生未来的考试提起 。 作为我国最重要的高等教育入学考试 , 它真的公平且合理么?
首先 , 我们要肯定高考的确是目前最公平的人才培养方式 , 对比西方国家所谓的素质教育 , 它拥有更为严格、统一的分数标准 。
贫苦学子能够凭借自身努力考到高等学府 , 不用面对任何学费、赞助费等等西方国家高校中常见的经济门槛 。
但与此同时 , 我们也要注意到 , 正是因为这样严格的分数指标 , 让许多学子不得不跟随高考的指挥棒 , 成为死板的“做题家” 。

世界上没有两片同样的树叶 , 更没有两个相同的学生 。 统一的分数指标下 , 必然会让一些综合素质优秀 , 但成绩一般的学子失去教育机会 。
这些学生的综合能力 , 在这场残酷的考试中被忽视 , 进而在四年后的就业中 , 再度被企业忽视 。
除此之外 , 现行高考制度本身也存在不合理之处 , 地域间的分数差别已经成了老生常谈的问题 。
众所周知 , 北京、天津等教育资源发达的省份 , 其当地考生拥有更多的院校选择机会 。
因此 , 教育资源发达省份的考生 , 没有外地考生那么大的竞争压力 , 985、211学校的录取率也远高于其他省份 。

而山东、安徽、河南等高考大省中的学子 , 则需要经过无比残酷的“内卷”才能堪堪考入二本 。
所以 , 不同的环境、不同的高考难度之下 , 进入优秀学府的学生未必就更加优秀 , 而二本的学生也未必就能力不足 。
在汹涌的二本学生就业大潮中 , 企业只看到了他们头顶的学校名称 , 却忽视了他们身上真正的特质 。
同样是寒窗苦读的学子 , 二本学校的孩子同样应当拥有选择的机会 , 也不应该成为沉默的大多数 。
无论是企业还是国家 , 应当让二本学子享受和优秀高校毕业生一样的择业平台 , 而不是在第一步就将他们拒之门外 。

自身能力不足
不公平始终是社会发展的常态 , 正是因为存在问题 , 才需要我们不断改变与努力 。
社会中存在的种种客观因素 , 让二本学生面临着更为严峻的就业压力 。 但除了外界的问题 , 二本学生自身同样有着许多不足之处 。
在追逐效益的企业眼中 , 学生归根到底还是劳动力资源 , 尽管985、211毕业学生的工资待遇要求更高 , 但他们依然愿意选择这些毕业生 。
这就说明除去个别优秀学生外 , 二本学生整体的综合素质、学习能力、岗位适应能力的确与优秀高校毕业生存在差距 。

二本学子在呼吁社会更多关注的同时 , 也应当从自身反思 , 四年的大学生活是否学到了真正的本领 。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