史景迁|追忆耶鲁教授史景迁:讲述中国历史的教材在美国高校广受欢迎


史景迁|追忆耶鲁教授史景迁:讲述中国历史的教材在美国高校广受欢迎

文章图片


据多名耶鲁大学教授消息 , 著名历史学家、耶鲁大学荣誉教授史景迁于当地时间2021年12月26日辞世 , 享年85岁 。

史景迁出生于英国萨里郡 , 以研究中国历史见长 , 与魏斐德、孔飞力并称美国“汉学三杰” 。 南都记者注意到 , 这位被认为是费正清之后最具代表性的美国汉学家 , 却是因为求学时一次偶然的机遇作出研究中国史的决定 。
对“讲故事”的痴迷、对历史洪流下个体命运的关注 , 成就其独一无二的历史叙述方式 , 引发中美两国读者的追随热潮 。 他始终坚称:“我只想用自己的作品 , 引起读者对中国的兴趣 。 ”

缘起:在耶鲁大学第一次接触中国历史课程
1936年 , 史景迁出生在英国萨里郡的一个读书人家庭 。 6岁那年 , 恰逢第二次世界大战 , 一次偶然 , 他看到相关的艺术史书中有中国笔墨画 , “后来在二战时期我对中国产生了英雄式的崇拜 , 便对中国历史产生了兴趣” 。
早年寄宿学校的生活 , 令史景迁接触到大量的英国文学和历史 , 也学会了多种语言 。 13岁时 , 他入学温彻斯特学院 , 那是英国最古老的公立学校之一 。
1954年 , 他从温切斯特毕业 , 期间 , 他作为少尉完成驻扎在德国的两年服役之旅 。 尽管曾短暂地离开过中学课堂 , 但史景迁却在世界课堂里有了更多的思考:“(服役)让我学会在传统英国社会之外观察和思考 , 让人对责任、共同体和民主政府有期待 。 ”
【史景迁|追忆耶鲁教授史景迁:讲述中国历史的教材在美国高校广受欢迎】回到英国后 , 史景迁考入剑桥大学克莱尔学院 , 专业是英国史 , 尤其是宪法史 。 很快 , 他成为文学杂志《格兰塔》的联合编辑 , 入学第二年 , 他还被任命为剑桥学生报纸的编辑 。
一次偶然的机会 , 史景迁被剑桥选中参加交换生项目 , 踏上了前往耶鲁大学的求学之旅 。 令人惊讶的或许是 , 这位后来享誉国际的汉学家 , 第一次接触中国历史的课程是在耶鲁大学 。 在耶鲁 , 史景迁认识了他的导师芮沃寿和芮玛丽——芮玛丽师从美国汉学家费正清 , 曾被费正清称为是几乎整个教学生涯中“最聪明的学生” 。
芮沃寿主要研究佛教史和隋唐史 , 芮玛丽以研究同治中兴闻名 。 史景迁曾说 , 作出从研究英国史转向中国史的决定 , 很大程度上是因为两位芮教授:“与他们交谈之后我突然意识到 , 探索中国史一定会很有趣 。 ”
后来 , 芮玛丽安排史景迁赴澳大利亚师从清史大师房兆楹 。 房兆楹指导史景迁读清代正史 , 其间他也回耶鲁同两位芮教授交流 。 他的中文名字“史景迁”亦为房兆楹所取——学历史就要敬仰司马迁 。 就在这时 , 芮沃寿提醒他 , 要关注中国历史中的“老生常谈” , 从不同角度观察历史 , 可以得出不同的想法 。
通过阅读康熙年间的奏折 , 史景迁看到了时代的制度和演变 。 与此同时 , 曹雪芹祖父曹寅走进了史景迁的视线 。 “过去我研究康熙、雍正 , 想知道他们如何在中国建立新秩序 , 为中国带来什么改变 。 到后来 , 我觉得应该去研究被征服的这一方 , 他们到底失落了什么 。 ”
史景迁用作品给出了答案 。

1965年 , 他的博士论文《曹寅与康熙:主人与奴隶》出版 。 史景迁以康熙第一人称叙述历史的方式 , 此前从未出现过 。 美国汉学家列文森兴奋地评价:“清史研究 , 不会再出现这样的作品 。 ”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