永明体艺术特点


永明体艺术特点

文章插图
“永明体”的代表作家历来被认为是沈约、谢朓和王戎 。沈约的诗歌数量最多,其理论论述代表了“诗体永恒”的思想,但实际创作成就不如谢朓 。谢朓继承了曹植的诗风,善于以警句开篇 。在写景抒情方面,取谢灵运、鲍照之长,避难之弊 。谢朓的五言诗有130多首,其中新体诗约占三分之一 。这些诗都有五言律诗的雏形,但是押韵,声音嘈杂 。句子的节奏还不确定 。虽然他的这些诗在节奏上还表现出一些混乱,但我们可以看到它们已经逐渐初具规模 。
沈约
在永明体诗人中,沈约在当时很有名气,他的诗歌成就也很突出 。容的《诗品》以“善解人意”概括了的诗歌风格 。这一特点主要表现在他的山水诗和离别诗中 。永明诗人,不仅有理论,而且有大量的诗歌创作 。《南齐书·陆爵传》云:“永明末年,盛为文章,有,陈郡有谢朓,郎言有,与齐推枢纽,南儒有,善知韵 。约等篇皆为宫商所撰,四声升降平,使韵不增不减,世称‘永明体’ 。”
与谢尔和同时代的其他人相比,沈约的山水诗并不多,但也很清新,但往往透露出一种忧伤感伤的情调 。如诗《登玄昌楼》:
险峰带为北丘,高峰为南岑 。钟灵有个风亭,回望四川的树荫 。每次岸高或岸低,湍流都是平而浅的 。水有三派,台高四边 。世上有陌生人,宾客归心似箭 。慧影长蒲,浣荆烛在浔 。山中云暗,溪中阳光半阴 。美人非我故土,何不抽簪?
景物书写清新自然流畅,尤其是对景物变化的捕捉和描写,使诗的境界有了动态的趋向 。诗人的登山观突出了“异乡人”的孤独意象,从而将眼前的景象与“归心”融为一体 。
沈约的送别诗也有“洗清冤屈”的特点,如《送别范安城》,被后人称颂最多:
人生就是少年的一天,分手的前期 。还没到分别的时候 。别说一瓶酒了,明天再捧就难了 。如果在梦里不认识路,怎么安慰相思?
比较青年时期和老年时期的差异,已经包含了深刻而强烈的感伤情怀;第二句结尾用了战国时期张敏、高辉的典故(见《文选》李善引《韩非子》),更添别离之悲 。全诗语言朴实无华,但情感表达真挚、深刻、婉转,在艺术技巧上独具匠心 。沈德潜评价这首诗:“离‘十九诗’不远,因为真气流出,句句转折,字字浑厚 。”(《古诗源》第十二卷)
谢跳
谢朓,永明体的代表诗人,不仅是竟陵八友中最杰出的,也是齐梁时期最杰出的诗人 。虽然出身于大家族,但由于在政治漩涡中沉浮,目睹仕途险恶和现实黑暗,他常常在诗歌中抒发对官员的恐惧和人生的苦闷 。比如“送一片新林给静怡,在夏都的夜晚送给西府的一个同事”:
大江日夜流,客心悲 。当你接近关山的时候,你就会知道回去的路有多远 。秋江苦,寒朱夜苍 。引京房,宫雉相对 。金伯礼鹊,玉绳低印 。行驶在鼎门外,我想起了赵秋阳 。池辉不能见面,更别说相隔两个乡镇了 。风有鸟径,江汉无梁 。常畏鹰击,菊委严霜时 。那些传递信息的人已经在空中了 。
当时,谢朓被任命为荆州宫中文学,深受王晓子龙赏识 。但因为被人诽谤,被召回京城 。这首诗是在从荆州到建业的路上写的 。前两句气势磅礴,感情丰富,堪称绝唱 。从《学徒》到《江汉》的中段,融景物写作、叙事、抒情于一体,既表达了对西府的眷恋,又凸显了其悲凉的心境 。
最后四句以幽默的方式传达了恐惧和愤慨的心情 。谢朓对当时的动荡局势印象深刻:“沧江忽远,驱马府远 。罗京多尘,怀集不太平 。不要想着抚剑,只可惜没有轻舟 。”这就相当接近曹植的大度了 。
谢朓最突出的贡献是山水诗的发展和新诗体的探索 。在山水诗方面,他继承了谢灵运山水诗细致清新的特点,但又不同于谢灵运对山水景物的客观描写 。而是通过山水景物的描写来抒发自己的感情和情趣,达到情景交融的地步 。从而避免了谢大诗晦涩、平淡、分裂的弊端,同时又摆脱了玄学的因素,形成了清新淡雅的风格 。比如他的代表作《晚登三山归望京城》:
望长安,河阳望泾县 。太阳落山了屋顶高耸的屋脊,京城的房子没有那么高高低低 。余云散成绮,澄江静如练 。聒噪的鸟语覆盖春洲,混杂的英语充斥芳甸 。我将远离首都留在乡下,我想念已经停止的快乐聚会 。当归期到了,我惆怅,泪水如雪珠般落下 。有情怀的人都知道想家,谁的黑发改不了?
诗人用自然流畅的语言,把眼前一望无际的美丽自然景观编织成一幅色彩鲜艳、和谐完美的画卷,让读者感受到春天的色彩、声音和气息;而这美景自然与诗人的思乡之情融为一体,深邃含蓄,具有强烈的艺术感染力 。李白在《金陵城西楼月下吟》诗中称赞:“月下久歇,自古目中有望 。解承江静如修行,使人对谢玄晖念念不忘 。”可见有多感人 。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