画彩陶步骤


画彩陶步骤

文章插图
在中国传统艺术中,彩陶是最早的将图案与器物造型相结合的原始艺术作品 。先民在绘制彩陶时,非常注重图案、造型和透视的关系,已经注意到了图案在不同透视下产生的视觉效果 。无论从哪个角度,抬头还是低头,他们都能看到一幅好画,并尽一切努力实现图案和形状的和谐 。
根据不同的形状,确定和设计其装饰部位和图案 。因为史前社会没有桌案,物品多放在地上或小土台上,与现代的地方完全不同 。而且史前先民大多席地而坐,自然视角明显不同 。因此,彩画的焦点大多集中在物体的腹部及其以下部位 。
【画彩陶步骤】
比如仰韶文化的锅碗等等 。,视线限于口沿和腹部,所以只画在视线到达的区域;马家窑式的盆,口大腹浅,向下看内壁更清楚,所以以内彩为主,简洁的外彩为辅;仰韶文化和马家窑文化中的瓶状器物,器形细长,腹直体小,一眼就能把整体带入视线,所以从口沿到小腹多为彩色 。半山瓮和大圆鼓肚造型,因为放在地上小腹基本被遮挡,所以画在中间 。
图案位置确定后,根据需要对器物的彩绘部分进行分割固定,然后进行彩绘 。绘画时,先画出主题图案,再勾勒出与主题协调互补的辅助纹饰 。根据对彩陶图案的观察和研究,推测具体的绘画过程如下:
(1)分还是分
所以,首先要尽量合理的划分或划分彩绘部分,然后分组彩绘纹饰 。由于器物形制不同,等分方法不同,竖长器物多以水平平行线自上而下隔开;宽形物体由纵向平行线从左至右等分 。所绘图案分为二等份、三等份、四等份、多等份,都是由主题的装饰图案决定的 。
有些图案简单易分,如鱼纹盆,将圆周横向分成两部分,画出两组图案相同的鱼;花瓣形彩陶盆用竖线将器物腹部横向分成两部分,再分成四部分和八部分,最后画出八组花瓣形图案 。有些器物的彩绘部分是单数,如永靖三平出土的彩绘骨灰盒,被称为“彩陶大王” 。它用平行线把被画的部分分成上、中、下三个部分,然后在不同的部分进行绘画 。
平分线或或分割线不仅可以作为各部位不同图案的间隔线,还可以作为装饰的框架 。半山型和马厂型花纹密集复杂,等分或分离极其精细 。比如广河八坪半山式连续双弧彩陶瓮,需要平均分成11份,可见当时这项工作的难度非同一般 。所以当时可能已经有了等分的工具,否则这11组弧很难分的这么准 。对于有耳的器皿来说,这些配件是最方便现成的分界点 。
(2)定位
仰韶文化晚期以后,彩陶上出现了大量的螺旋状、连续的花纹,这些花纹充满了整体性,不可分割 。显然,等分的方法不能满足彩陶发展的需要 。根据这类图案的特点,首先要规划好整体布局,确定其定位点或定位圈,划分出画的部分 。比如陇西陆家坪收藏的尖底瓶,需要三个涡纹的中心圆 。点为定位点,然后以该点为中心,向四周画出一条弧线,形成连续的漩涡图案 。
半山和马厂类型的彩陶多以圆形为主题图案,所以圆形代替了圆点,演变为圆形取向 。例如,在半山式绘画中,需要画几个大圆圈、葫芦图案等 。首先,然后画其他图案如锯齿形图案辅以周边 。工厂式彩陶也是如此 。先画出四个大圆圈的轮廓,然后在圆圈内填入网格图案和空周围的精细纹饰 。
(3)先主后次,从复杂到简单
彩陶图案一般可分为主题图案和非主题图案 。主题纹饰画在器物最显眼的位置,其他纹饰或作为陪衬、补充空,或点缀口、颈、小腹,起到辅助装饰的作用 。画色彩时要把握重要位置,先画突出位置的主题图案,再画边角的附属纹饰,这样才能达到整体和谐的效果 。永三坪出土的彩陶瓮分为上、中、下三格,由三种图案组成 。
中腹部最大,主题图案位于中间重要位置 。需要先画出漩涡图案作为主题,然后在空白的地方周围填充小同心圆,上下腹部的其他纹饰就最终完成了 。半山彩陶,花纹密集细腻,难画 。但仔细观察分析,虽然黑色的图案占据了主空室,但不难看出整个图案是以红色为基调,红色的线条也起到了平等的定位作用 。
黑色锯齿或带、块在红线间间隔,黑红相映,构成好画面 。因此,中级类型绘画的绘画程序似乎应该是先用红色勾勒出主要装饰,然后再绘制黑色图案 。总而言之,先画出主题图案和骨干线条,就可以掌控整个画面,让布局更加合理美观 。
(4)先查大纲,再填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