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津湖之水门桥》观后感及心得七篇

《长津湖》这类电影题材正和越来越多的优秀国产主旋律电影一起,把“中国故事”“中国精神”讲得越来越精彩、生动 。以下是小编为大家准备了2022《长津湖之水门桥》观后感及心得,欢迎参阅 。
《长津湖之水门桥》观后感及心得一
多年来,以《英雄儿女》《上甘岭》为代表,抗美援朝主题的电影佳作迭出,成为一代代人的历史记忆和精神食粮,鼓舞全国人民大力弘扬抗美援朝精神,投身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的伟大事业之中 。
今天,《长津湖》站在一个新的视角,以一个志愿军连队为人物群像,真实地再现了那场战争的细节,重新诠释了战争的残酷、军人的勇敢和精神的伟大,在当下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关键时刻,这部作品显示了特有的历史意义和社会价值 。
一个民族,不能没有精神;一部电影,也不能缺少精神 。《长津湖》所带来的观影热潮,并不是单纯依靠广告宣传力量,而是影片本身传递的情感力量,彰显了艺术作品的巨大精神感召力,并转化为票房数据、上座数量和好评度 。
有位女观众说,昨晚看完了长津湖,出来之后,老公问她怎么样,她红着眼圈说,深受震撼、深受教育 。电影场里,她的背后一直有抽泣声……不少观众特意选择在春节里观看,他们把观影当作一次向祖国的“精神献礼”,电影的真正价值就在于此 。
精神是电影的“内核”,但也离不开技术的支撑 。有人评价,这部电影战斗戏,无论是场面调度还是战术指导,都堪称国产战争片的新标杆,堪称国产电影史诗级的战争片 。电影艺术的境界,正是精神与技术的水乳交融,让精神在艺术中得到倍增和升华 。
《长津湖》火了,精神的力量“无价” 。对于电影人来说,拍出一部爆款“大片”,获得更多的市场效益,是他们的梦想和追求 。时下,有不少的所谓大片,并不缺少高技术、高投入,更不缺少大场面、大明星,但缺少了最关键的“精神”,一部没有精神的影片,即使金玉其外也是败絮其中,难以获得观众的青睐和市场的认可 。

《长津湖之水门桥》观后感及心得二
电影是根据1950年抗美援朝战争中长津湖战役拍摄而成,最大程度上的还原了当时革命先烈面对种种困难时的艰难 。当时,长津湖遇上了50年不遇的严寒,在深夜零下四十多度的情况下,先辈们穿着单薄衣服,拿着落后于美军的武器,在一场武装对比悬殊的环境下,依然勇往直前 。我能看见,三十敢死勇士冒烟火炮弹,穿枪林弹雨,倒在敌军坦克之下;我能看见,百名志愿官兵匍匐雪地,坚守阵地,钉在雪地高山之上 。这又是谁的儿子,父亲,谁的母亲,妻子又在家中等待亲人归来 。
长津湖
我们生在红旗下,长在春风里,目光所至皆为华夏,五星闪耀皆为信仰,人民有信仰,国家有力量,民族有希望 。我们有着革命烈士带给我们的安稳生活,有仁人志士创造的光明前景,借用鲁迅先生的话“愿中国青年都摆脱冷气,只是向上走,不必听自暴自弃者流的话 。能做事的做事,能发声的发声 。”如今,我们不必担心战乱动荡,但也不能掉以轻心,外强虎视眈眈,着力打压中国的发展,华为遭受的一系列不公等就足以让国人清楚,我们身为中国青年,必当心系祖国,肩扛重任,报效祖国 。
《长津湖之水门桥》观后感及心得三
抗美援朝战争是一场来之不易的伟大胜利 。由于各种原因,很多人记忆当中的抗美援朝题材影片,还是上世纪50年代拍的《上甘岭》和60年代初的《英雄儿女》 。几十年过去了,这两部黑白电影历久弥新,至今影响力都非常巨大 。
我们这一代人,要有属于我们这一代人的抗美援朝电影 。一直以来,长津湖战役这段历史鲜为人知,这是一场极其惨烈的战役,中国人民志愿军在冰天雪地穿着单薄的衣服与美军激战,付出了非常巨大的牺牲和代价 。今天再看这段历史,更觉可歌可泣 。这场战争的战略意义是巨大的,它直接影响了整个抗美援朝战争,奠定了胜利的基础 。
能够把长津湖战役搬上银幕,是我们这一代电影人的荣幸 。我们要用现代电影的制作手法跟创作理念完成一部经典战争片,告诉观众新中国为什么要打这个仗、靠什么战胜了强大的美军 。这绝不是一个简单的故事,而是一部史诗 。

《长津湖之水门桥》观后感及心得四
一片血腥,一场撕杀,一次对抗,敌强我弱,完全不在一个吨位的搏击中,我方赢了,赢得惨烈,赢得气壮山河 。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