田刚丘成桐事件的详细经过

2005年8月19日:《北京科技报》发表题为《丘成桐:中国目前教育不可能出一流人才》的采访 。文中丘成桐指责中学界的腐败 , 并不点名地称田刚涉嫌剽窃:哈佛一位名教授告诉丘成桐 , 这个学生(田刚)抄袭他的论文 , 出于保护年轻学生的目的 , 丘成桐并没有深究 。结果愈演愈烈 。2005年8月20日:田刚兼职任教的北京大学数学学院回应《 丘成桐炮轰一文真相调查》 , 驳斥丘成桐对北大数学系的三个批评 , 并称其对田刚的剽窃说法是“歪曲事实” 。2005年9月29日:丘成桐在浙江大学和中科院数学网站上再次以“北大学风不正”指责批评田刚 。丘还在一篇题为《丘成桐院士澄清有关北大的某些事实真相》的采访中声称:田刚的成就基本是依靠丘成桐得来 , 而且田刚的道德恶劣 , 涉嫌学术造假和窃取他人学术成果 。丘成桐并且出示了另一著名数学家萧荫堂给他写的书信 , 声称田刚抄袭萧的成果 。2005年10月1日:网上一篇署名“唐十七”的文章反驳丘成桐的指责 , 并攻击丘个人的学术道德 。2005年10月4-6日:又有署名“天地正气”的网上作者攻击丘成桐:一贯不公 , 权力欲强、学霸作风、巧取豪夺、自我吹嘘 。2005年10月6-8日:李骏、洪家兴 , 曹怀东、郑方阳 , 季立真 , 刘克峰等人 , 胡森在网上发表文章 , 维护丘成桐 。2005年10月13日 , 北大数学学院学生安金鹏就一个网上对田刚的攻击(非丘成桐)为田辩护 。田刚合作者加州大学Santa Cruz分校教授庆杰间接出面说明 , 他和田刚的论文没有剽窃丘成桐(回应了丘成桐的指控) 。2005年10月12日丘成桐在中科院网站回应网上对他的攻击 。北大丁伟岳院士和加州大学伯克利分校数学系退休教授项武义 , 在北大内部集会 , 对北大数学院学生讲丘成桐-田刚事件 。丁伟岳称丘成桐对北大数院的批评是为了阻止北大建立国家数学中心 , 项武义讲了他与丘成桐的交往历程 , 对丘成桐有严重的批评 。
【田刚丘成桐事件的详细经过】2005年10月17日 , 哈佛大学教授萧荫堂公布丘成桐的信件 , 回应丁伟岳院士和项武义教授的指责并呼吁双方停止互相攻击 。2006年8月21日 , 《纽约客》杂志网站刊出了由《美丽心灵》一书(诺贝尔奖得主纳什传记)作者Sylvia Nasar与人合写的文章《Manifold Destiny》 , 攻击此前丘成桐宣传中国学者首先完全证明庞加莱猜想的动机不纯 , 并质疑其人品 。有匿名网络作者声称此文幕后始作俑者是田刚 。多位文章中受访的美国教授随后发表声明 , 称文章歪曲了自己的本意 。2006年9月1日 , 北京大学丁伟岳在自己的博客中发表文章庞加莱的困惑 , 批评国内对庞加莱猜想相关的宣传 , 直接公开点名批评丘成桐 。2006年9月4日 , 《21世纪经济报道》发表北京大学党委书记闵维方的访谈 , 在回应丘成桐对北大的“批评不够公道”之外 , 还评论说:“最近 , 我看到两则材料 , 一则是伯克利的项武义教授的一个谈话 。在丘成桐的学生时代项教授就认识他了 , 可以说对丘教授非常了解 。另一则材料是上个星期美国很有影响力的杂志《New Yorker》发表的一篇长篇报道 , 也有很多关于丘教授的内容 。我想大家看过这两则材料 , 对丘教授与田刚和北大之间的争论就会有更客观、更清楚的认识了 。”这反映出丘田之争中北大校方的立场 。2006年9月18日 , 丘成桐在自己的网站发表公开信 , 认为《纽约客》的文章有虚假和诽谤性的内容 , 要求做出更正 。2006年9月20日 , 《纽约客》杂志发表声明 , 表示该文的写作付出了大量工作 , 而且与丘成桐核实过原始材料 , 符合新闻规范 。2006年9月22日 , 北京大学数学科学学院在其网站及北大未名BBS上发表文章《北京大学数学科学学院的几点说明》[18] , 为北京大学及田刚辩护 , 否认丘成桐的指控 , 并称:“我们历来真诚欢迎任何个人或单位(包括该美籍华裔数学家)实事求是地对我们的工作提出批评和意见 , 有则改之 , 无则加勉 。但我们坚决反对任何人或单位不负责任、毫无事实根据的捏造和污蔑 。” 2006年9月25日 , 哥伦比亚大学教授理查德·哈密尔顿发表声明 , 叙述了丘成桐及其研究团队在自己从事瑞奇流研究方面的支持 , 并赞扬了丘的人品 。瑞奇流是证明庞加莱猜想的主要数学工具 。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