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年级下册语文教案文案( 五 )


4.默读、思考、朗读:在这种境界里,作者产生了什么样的感情?最后一句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感受?
(说一说“境界”一词的意思 。读时注意理解“既……又……”的并列关系;可用“美丽”或“壮丽”与“奇丽”作比较,理解“奇丽”一词用得恰到好处 。指导学生有表情地朗读表达作者感受的两个句子 。)
5.指导学生背诵第1段课文 。
(让学生按课文描写顺序和景物特点,边读边想象,把这段课文熟读成诵 。)
小结:祖国的草原这么美 。这段课文思路清晰,从看到的到感受到的,按从上到下的观察顺序描写景物 。作者第一次见到草原,就能抓住景色的特点来写,把景物和感受联系在一起,即景抒情,情景交融 。作者在描写初见草原的景物时主要运用了静态描写,为我们展示一幅草原静态美的图画,但静中又有动,例如写羊群 。
(二)讲读第2段 。
1.指名读第2段 。
(教师提示:学习课文第2段,我们要学习作者如何按照地点的转换,抓住事物与环境的联系、变化的特点,运用动态的描写方法,把文章写得又形象又生动 。)
2.阅读、思考:写作者访问陈巴尔虎旗牧业公社途中,这段课文可分为几层?
(可分为两层:①初入草原看到的美丽景色;②快到公社,主人到几十里外迎接客人 。)
3.讲读第1层课文 。
(1)作者乘汽车进入草原,最初有什么感觉?(草原十分辽阔 。)从课文哪些语句看出草原十分辽阔?(“汽车走了一百五十里才到达目的地 。一百五十里全是草原 。再走一百五十里,也还是草原 。草原上行车十分洒脱 。”)
“洒脱”是什么意思?(不受拘束 。课文指行动自由,不受限制 。)
(2)“初入草原,听不到一点声音,也看不见什么东西,除了一些忽飞忽落的小鸟 。”这些描写说明草原环境有什么特点?(十分静寂 。)
(3)初入草原,环境的特点是辽阔、静寂 。后来呢?草原环境有什么变化?从什么地方开始变化的?
(草原的环境有了变化,从见到一条河开始变化 。)
(4)看到了河,环境有什么变化?隐隐有鞭子的轻响说明了什么?
(说明有人了 。)
(5)为什么有了河,草原的环境就有了变化?(有了河流、水草长得茂盛,蒙族人民就会把牛、羊、马群赶到这儿来放牧 。)
4.讲读第2层 。
(1)指名学生读第2层 。
(2)“疾驰”、“襟飘带舞”是什么意思?
(3)作者为什么用一条彩虹比喻来欢迎远客的蒙族男女老少?
(因为他们突然出现在远处的山丘上,而且都穿着颜色鲜艳的衣裳,这样既恰切又形象地表现了蒙族人民欢迎客人的热情 。)
(4)当主人见到客人时,草原的环境有什么变化?从课文中哪些语句可以看出来?
(“静寂的草原热闹起来:欢呼声,车声,马蹄声,响成一片 。”)
小结:作者初入草原,看不见什么东西,听不见一点声音,处在这种环境使人产生一种辽阔、静寂的感受,接着作者快到公社时,看到了牛羊成群,主人热情迎客,听到了各种声响,自然引起一种兴旺、热闹的感受 。作者的感受由静到动,是因为他所处的环境在变化的结果,这说明,环境变了,事物也在变化 。
(三)作业 。
1.背诵课文第1段 。
2.练习课后作业第1、3题 。
第三课时
一、教学目标
(一)学习课文第3、4、5段 。使学生认识到祖国的草原不仅景色美,而且草原的人更美 。
(二)体会课文结尾的含义 。
(三)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
二、教学重点、难点
(一)学习课文第3、4、5段 。认识到祖国的草原不仅景色美,而且草原的人更美 。
(二)体会课文结尾的含义 。
三、教学过程
(一)导入 。
课文第1、2自然段,作者抓住访问的经过和草原环境的变化,让我们读了觉得祖国草原的景物是多么美 。现在学习课文后三个自然段,我们会进一步知道草原的人更好 。
(二)讲读3、4、5自然段 。
1.让三名学生各朗读一段课文,要求其他同学边听边思考 。
(1)这三个自然段各写了什么内容?
(2)主人热情好客表现在哪些地方?画出表现蒙族人民热情好客的词句 。
2.读后讨论交流 。
(1)主客是怎样见面的?作者运用哪几个动词来表现激情洋溢的气氛?手是怎么握的?怎么笑的?怎么说的?这些表现什么?你体会到主客见面时大家的心情怎么样?用欢乐、热情的感情朗读这一节课文 。
(2)好客的主人是怎样招待客人的?从这节中哪些地方可以看出蒙汉两族人民情谊很深?为什么“不管唱的是什么,听者总会露出会心的微笑”?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