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西省霍州市属于哪个市 霍州市下辖乡镇一览( 三 )


他介绍,战争时期,霍州是晋南地区的北大门,是山西南北的咽喉地带,历代被视为军事要地 。和平时期,霍州则为交通要道,长安—太原驰道、长安—北京驰道从霍州穿行,境内设有众多驿站,如霍山驿,“两年来,中国长城研究院联合霍州文旅局组成联合科考队,共发现14座烽燧,同时发现30余公里长的‘壕堑’,有人工向下挖掘、填平的痕迹” 。
他还提出一个说法:北有雁门关,南有白壁关 。据他考证,早在隋唐时期,白壁关就已出名 。隋大业十三年(617年)八月,这里发生了著名的“霍邑之战”,李渊在霍邑击败了隋将宋老生,这是李渊起兵后的第一战 。唐高祖武德二年(公元619年),唐朝政权与依附于突厥势力的“定杨可汗”刘武周部在霍州境内的白壁关一带作战,最后李世民大败突厥宋金刚部,白壁关因此而闻名天下 。到了宋代,宋太祖赵匡胤四路进兵,略地太原,其间出白璧关,在谷口驻扎,《宋史列传》有载,白壁关再度出名 。
他所说的“白壁关遗址”,位于霍州市南侧 。采访人员跟随考察队伍在现场看到,“关隘”最宽处2米,最窄处1.5米,东、西两侧壕堑壁陡峭,几乎直上直下 。
“白壁关”前这条长而深的壕堑,坐落于霍州市境的南北中轴线上 。据赵琛介绍,经过测量,这条壕堑总长38公里,保存较好的段落有15公里,大约宽3米至10米,深5米至10米 。他认为,霍州境内发现的14处烽燧和壕堑,共同构成了山西省南部古霍州完整的战略防御体系,可以认定为“壕堑长城” 。
疑问二:什么是“壕堑长城”?
霍州地处山西中南部,并不靠近知名边隘,有“长城”已经让人大出意外,如今又考证出是“壕堑长城”,而且几乎纵贯市域几十公里,令闻者无不惊异 。
那么,什么是“壕堑长城”?
长城,又称万里长城,是中国古代的军事防御工事,一般是指高大、坚固而且连绵不断的长垣,用以限隔敌骑的行动 。长城不是一道单纯孤立的城墙,而是以城墙为主体,同大量的城、障、亭、标相结合的防御体系 。
长城修筑的历史可上溯到西周时期,发生在首都镐京(今陕西西安)的著名典故“烽火戏诸侯”就源于此 。春秋战国时期,列国争霸,互相防守,长城修筑进入第一个高潮,但此时修筑的长度都比较短 。秦灭六国统一天下后,秦始皇连接和修缮战国长城,始有万里长城之称 。明朝是最后一个大修长城的朝代,人们所看到的长城多是此时修筑 。
“随着时代发展和研究的深化,人所谓‘长城’,并不局限于人们常见的那种高出地面的长城 。”赵琛不止在一个场合说,现存长城文物本体包括长城墙体、壕堑、界壕、单体建筑、关堡、相关设施等各类遗存 。壕堑是长城建筑的一种形式,多指在不易筑墙的地方,挖有深广各若干丈的深沟,并将所挖取之土堆于沟的一侧,其防御作用同修筑墙体是一致的 。
论证会上,有专家透露,山西北部的平型关、甘肃省山丹境内就有类似的壕堑 。
那么,霍州长达38公里的“壕堑”,到底是不是“壕堑长城”呢?
争鸣:到底是不是“壕堑长城”?
论证会上,专家们的看法并不一致 。
持肯定意见的,大部分是从事文旅行业和长城研究组织的专家 。他们普遍认为,霍州“白壁关壕堑长城”具备了烽燧、戍堡、驿站、关隘、壕堑,因此符合我国对长城国家文化公园建设中,关于长城的统一基本概念的定义:烽燧、戌堡、驿站、关隘、壕堑、长墙、敌楼及其相关遗存,统称为长城,所以可以称霍州的壕堑为“壕堑长城” 。
嘉峪关丝路(长城)文化研究院文物保护文博馆员张晓燕认为,根据记载,公元619年,李世民率军攻白壁关,久攻不下的原因,除了兵力的问题,是对方有险可据,也从侧面说明,当时的白壁关布局严密 。霍州的“壕堑长城”是一种之前没有发现的新的长城类型,与其他地区的长城有很大不同,如果被认定为长城遗存,将是一个新的发现 。
山西省忻州市长城学会会长杨俊峰认为,霍州的壕堑坐落于一条南北线上,有关口,有烽燧,有驿站,有关堡,种类齐全,具备长城防御体系的基本要素 。再加上烽火台是呈南北直线,一直延着壕堑行进,与壕堑元素构成了一个完整的军事防御体系 。长城与壕堑的作用互补,完善着军事作用,这条壕堑应为壕堑型长城 。
山西代县雁门关旅游开发有限公司原董事长、忻州市长城学会副会长兼秘书长张俊亮认为,从霍州的最高处俯瞰,发现在霍州壕堑长城一带的地质地貌不适合修建地上长城,而适合修建壕堑长城 。再结合有白壁关遗址和壕堑沿线的多处烽燧,其防御功能不言而喻,“霍州壕堑长城的认定,不仅是山西长城的新发现,也是中国长城研究的新成果” 。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