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历史教师教学计划 高中历史教研组教学计划( 四 )


1、加强集体备课,将其落到实处,而不是流于形式 。就每一节课的教学内容、本节知识中的重点、难点、疑点、有关重点难点的教学方法、教学材料的选择、用什么方式呈现给学生加强合作研究,在教学中不断反思,不断改进 。
2、认真搞好试卷评讲课 。针对高三后一阶段训练量的加大,如何提高试卷评讲课的功效关系极大 。每次训练做到有练必批、有练必评 。让学生在训练中感悟命题的意图,明确复习目标;引导学生分析每一个问题及问题产生的原因,通过评讲后的追踪训练加强对知识的巩固,切实提高综合训练的效率 。
3、精选、精练、精评 。在广泛搜集资料基础上精选试题,难题、偏题要放弃 。而且每练必改,每练必评,增强训练的针对性、实效性,并根据练习反馈及时调整教学策略 。
4、扎实搞好提优补差工作,对历史单科偏差的同学要个别辅导,对不同层次同学要分层指导,提高班级整体水平 。
5、最后阶段复习要夯实基础知识,构建完整的知识体系 。注意理清基本概念线索基本结论以及阶段性特征 。回归课本,注重对知识的查漏补缺 。
6、掌握学科内及学科间知识的联系 。整合知识模块,多角度思维,强化知识的迁移能力 。
高中历史教研组教学计划5
一、指导思想
以素质教育为中心,以践行科学发展观为指针,在去年下学期教学的基础上,继续适应课程改革的要求,转变教育教学理念,在教学实践中实施有效的教学策略,提高学生的科学素养,转变学生的学习方式,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正确引导学生进行思维操练,去污存精,在思维中学习,在学习中思考,在反思中感悟,在感悟中升华,学以致用,知行合一,让学习和智慧同行,用最经济的学习时间获取化的效果 。为毕业会考取得较好的成绩打下坚实的基础,为国家培养初步具有创新能力的人才 。
二、学生基本情况分析及相关建议
通过去年下学期教学,学生学习的热情较高,知识与生活实际结合紧密,联系较多,因而学习的激情高涨,且学生在学习科学、综合实践等学科的基础上,已初步具有了一定的自主学习、合作探究、分析、综合解决问题的能力,但学生这些能力因多当面的因素的影响相差较大 。因此在教学实践中要因材施教,以优带劣,循序渐进,创新教法,注重自主,从而到达过程与方法,基本知识与基本技能的和谐统一 。
三、教学目的和要求
1、课堂教学面向全体学生,坚持全面发展 。
2、与学生平等对话,相互尊重,相互促进,使其保持良好心境和愉快情绪 。
3、在教学中,多采用启发诱导,鼓舞学生合作探究、自主学习 。
4、发展学生的自主意识、自主能力,使其主动地学习,发展个性特长 。
四、减轻课业负担、提高质量的措施
1、加强方法导向,引导学生多角度分析问题,解决问题,尽可能提出新观点、新思路和、新方法,从“异”求“优” 。
2、遵循教学规律,循循善诱,因材施教,对学生的学习态度、方法和结果,坚持多肯定、多表扬、多鼓励、多诱导,实施激励教育 。
3、在鼓励学生大胆假设和异想天开的同时,注意社会道德品质的培养,运用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全面提高学生的能力素养 。
4、加强课程内容与学习、生活以及现代社会、科技发展、多媒体及各学科之间的联系,关注学生的发展、成长,建立民主、平等的师生关系,使教学相长 。
5、不断更新教育教学理念,创新教法变学生“要我学”为“我要学”,充分发挥学生的独立性,主动性,创造性,让学生主动参与,主动质疑,主动探究,形成良好的学习习惯,使课堂生动互动,师生互动,合作探究 。
6、积极培养主动的学习态度,让学生在积极参与教学的过程中,自主获取知识,培养技能,学会学习,形成正确的价值观、人生观、历史观 。
7、教学中注重历史与社会发展的关系,使学生会运用所学知识初步解决一些与社会有关的实际问题 。
五、教学资源的开发利用
1、加强利用教育资源(如学生智力、非智力因素、活动室、多媒体)辅助教学,使教学具有层次性、多样性、直观性和情境性,有效地提高教学效益,改善教与学的效果 。
2、大力提倡和鼓励学生走进自然、工厂、社会、社区、民间调查,关心社会,关注资源、环境,培养学生的合作精神和社会责任感,提高他们适应现代社会生活的能力 。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