部队新兵营训练标准 新兵连训练内容与标准( 二 )


“这都是去年欠下的账 。”深入了解后,李忠恒找到了原因 。原来,去年春季入伍的新兵下连后,恰逢部队野外驻训 。由于驻训期间以专业协同训练和实弹射击训练为主,留给新兵学习专业技能的时间和资源都有限,只能等到年底展开专业复训补训时才有机会系统学习 。
“装备还不熟悉,很多技能还没有完全掌握,感觉自己与连队训练有些脱节 。”该旅火力连上等兵陈心阳坦言,“下连即驻训”的状态让他一时间难以适应 。由于专业能力不足,他无法直接参与演训任务,大部分时间只能跟着跑跑腿、打打杂 。
“春季入伍的新兵成长周期被拉长了 。”去年,该旅在跟踪调研第一批春季入伍的新兵情况时就已发现了这个问题 。“新情况带来新挑战,我们必须主动作为,解决制约战斗力生成的瓶颈问题 。”该旅领导说,全旅涉及的专业加起来有上百个,且不同专业各有各的训练方法 。为了尽可能缩短新兵的成长周期,他们分专业组织机关基层集中研讨,让各营连立足各自实际,结合实弹实训、演习演训、新装备训练等任务,制订新兵专业训练方案,旅机关适时提供指导 。
今年驻训开始前,该旅炮兵营自行榴弹炮二连党支部专门研究了新兵下连后的训练安排 。考虑到驻训时间短、任务重,骨干抓训力量薄弱,且炮兵专业训练操作性强等实际,大家一致认为新兵专业训练要循序渐进、逐步升级,在不打乱连队正常训练节奏的前提下,让新兵充分参与 。
“我们根据单兵专业训练、单兵技能训练、岗位协同训练的特点规律,为新兵制订了一套滚动升级训练方案 。”该连连长黎子琦介绍,他们给新兵下发岗位职责清单和能力生成指标,安排骨干逐课目、逐内容进行指导帮带;一年后再根据新兵训练情况进行炮手岗位调整,让其进阶至相对较难、要求更高的岗位 。如此一来,可以加速新兵能力提升,形成专业力量梯次配备,让更多有潜力的年轻炮手尽快突显出来,早日成长为全能炮手 。
提前了解新兵基础训练情况、选配“一对一”帮带骨干……今年春季入伍的新兵下连前夕,该旅各营连又对如何组织和改进新兵训练进行了深入探索 。两栖机步二营营长张新明说,希望这些探索能够形成有益经验做法,为今后下连新兵胜任演训任务提供助力 。
他山之石
下连后,随着训练课目增多、强度增大、难度增高,很多新兵感到不适应、跟不上 。为帮助新兵尽快提升能力、胜任岗位,一些单位探索总结出一些招法,可资借鉴——
招法小贴士①
以新带新,梯次互助
“下连后,春季入伍的新兵直接接触战术训练,而秋季入伍的新兵则正赶上专业训练,两者人数相当,可以‘以新带新’ 。”去年9月老兵复退工作结束后,本以为当年春季入伍的新兵能够第一时间补上“空缺”,然而几次营连综合演练过后,他们便暴露出专业技能不过硬等问题 。为此,第71集团军某旅放权各营连,让不同批次入伍的新兵结成互助小组 。
具体做法是:以2021年春季入伍的新兵为基准,在专业训练中,前一批次秋季入伍的战士“点对点”帮助后一批次春季入伍的新兵打基础;战术训练展开后,经过演训任务历练的春季入伍的新兵变身“小教员”,为同年秋季入伍的战友讲解示范战术训练课目基本要点 。(朱宇伦整理)
招法小贴士②
以多帮一,逐级协同
每个班排不同专业,每个岗位不同职责,如何让同年两批入伍的新兵尽快适应岗位需求,是摆在第73集团军某旅防化连官兵面前的一道难题 。更为严重的是,由于组训骨干少、训练时间短,加之器材场地受限,新兵们此前在训练基地并没有打下牢固的专业根基 。
“下连后,新兵就是战斗员,要让他们跑步进入战位 。”为此,该旅根据防化连任务特点,除了安排专业骨干与新兵结对帮带外,还提出了“以多帮一、逐级协同”的训练方法 。即在班排战术训练中,区分双人、多人、班组、排战术等协同训练课目,由老兵带着新兵逐课目过关,提高新兵的战术素养和协同意识,并在比武、演习、驻训等大项任务中进行成效检验 。(王路加整理)
延伸思考
提升新兵“即战力”
■胡 璞
管理学中有个概念叫做“即战力”,是指即便是新手,也能即刻投入并胜任工作的“战斗力” 。从这个概念的视角来观察新兵下连后部队对他们的期望,倒是也很“合拍” 。
“即战力”不会天生就有 。下连后遭遇“第二适应期”,这是很多新兵向合格军人转变需要经历的过程 。之所以会出现“第二适应期”,除了新兵不适应连队生活节奏外,更多的是因为他们的军事能力素质与岗位需求、任务需要不相匹配 。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