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为而治的两个典型治世是,汉初三代君主奉行黄老无为思想开创的治世局面史称?

汉初三代君主奉行黄老无为思想开创的治世局面史称文景之治
文景之治是指西汉汉文帝、汉景帝统治时期出现的治世 。
汉初,因多年战乱导致社会经济凋敝,汉廷推崇黄老治术,采取"轻徭薄赋"、"与民休息"的政策 。
汉文帝二年 和十二年 分别两次"除田租税之半",文帝十三年,还全免田租 。同时,对周边敌对国家也不轻易出兵,维持和平,以免耗损国力 。这就是轻徭薄赋的政策 。
汉文帝生活十分节俭,宫室内衣服没有增添,衣不曳地,车类也没有添,帷帐不施文绣,更下诏禁止郡国贡献奇珍异物 。因此,国家的开支有所节制,贵族官僚不敢奢侈无度,从而减轻了人民的负担 。
文景二帝还重视农业,曾多次下令劝课农桑,根据户口比例设置三老、孝悌、力田若干人员,并给予他们赏赐,以鼓励农民生产 。奖励努力耕作的农民,劝解百官关心农桑 。每年春耕时,他们亲自下地耕作,给百姓做榜样 。
文景时期,重视"以德化民",当时社会比较安定,使百姓富裕起来 。到景帝后期时,国家的粮仓丰满起来了,府库里的大量铜钱多年不用,以至于穿钱的绳子烂了,散钱多得无法计算了 。
随着生产日渐得到恢复并且迅速发展,出现了多年未有的稳定富裕的景象 。人民的生活水平得到了很大程度的提升,汉朝的物质基础亦大大增强,是中华文明迈入帝国时代后的第一个盛世 。文景之治不仅是中国历史上经济文化飞速发展的一个伟大时代,同时也是为后来汉武帝征伐匈奴奠定了坚实物质基础的养精蓄锐时期 。

无为而治的两个典型治世是,汉初三代君主奉行黄老无为思想开创的治世局面史称?

文章插图
无为而治是谁的思想主张无为而治”出自《道德经》,是道家的治国理念 。《道德经》的思想核心是“道”,“道”是无为的,但“道”有规律,以规律约束宇宙间万事万物运行,万事万物均遵循规律 。引申到治国,“无为而治”即是以制度(可理解为“道”中的规律)治国,以制度约束臣民的行为,臣民均遵守法律制度 。
“无为而治”并不是什么也不做,而是不过多地干预、充分发挥万民的创造力,做到自我实现,走向崇高与辉煌 。“无为”不是无所作为,而是不妄作为 。因为不违背客观规律,遵循客观规律而为,所以无所不为,就是什么都可以做,只要你遵循道,遵循客观规
无为而治的两个典型治世是,汉初三代君主奉行黄老无为思想开创的治世局面史称?

文章插图
为什么北宋研究前朝治乱兴衰北宋王朝和西汉王朝建立之初的情况很相似 。昔日汉高帝刘邦所开创的西汉帝国虽然幅员辽阔、人口众多,但其政治环境却并不安稳,当时内有诸侯蠢蠢欲动,外有匈奴屡屡入侵 。但其统治者却始终奉行“黄老之道”,奉行无为而治的治世理念,不断地减轻刑罚,注重勤俭,稳定社会经济,尤其是汉文帝和汉景帝父子更是休养生息、积蓄国力的代表性人物,“文景之治”也逐渐成为太平盛世的代名词 。
北宋王朝建立之初也是尚未实现大一统,当时虽然灭亡了南唐、后蜀等南方小国,但燕云十六州却仍属辽朝势力范围,因此北伐一度是北宋王朝的主流统治理念 。但随着宋太宗屡次北伐却相继失败,再加之宋辽双方的势力确实旗鼓相当,所以北宋王朝的统一计划也不得不暂时搁浅,并将统治重心逐渐转向内部 。
宋太宗北伐失败,不得不将统治重心逐渐转向内政!
内政的侧重点在维稳,统一无望的北宋王朝要想稳住赵氏江山,就必须恢复自身实力 。那么该如何恢复王朝实力呢?北宋朝臣注意到,汉文帝、汉景帝前承汉高祖、吕后之基业,经过长时期的体养生息,为汉武帝霸业的实现奠定了重要基础 。因此文景时期是典型的维稳阶段,其指导思想“黄老之道”也是典型的维稳思想 。
北宋君臣敏锐地嗅到了汉文帝、汉景帝故事对王朝的重要意义 。尤其是当北伐失利,宋太宗逐渐将统治重心转向内政后,“黄老之道”、“休养生息”也逐渐成为核心治世理念,而奉行“黄老之道”的大臣吕端也在此时颇受重用,后来更成为托孤大臣 。很显然,宋太宗就是要奉行黄老思想的吕端继续贯彻“黄老之道”,继续稳定政局 。
宋太宗晚年以吕端为托孤大臣,就是想让奉行黄老思想的吕端继续贯彻“黄老之道”!
此后的北宋君臣谨遵祖宗之法,适时调整统治策略,严守内政 。从这点来说,汉文帝、汉景帝时期的黄老思想为北宋王朝统治策略的调整提供了实际借鉴经验 。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