儒家总把玉比作什么,红楼梦里宝玉和那块石头有什么联系?

红楼梦里宝玉和那块石头有什么联系

儒家总把玉比作什么,红楼梦里宝玉和那块石头有什么联系?

文章插图
贾宝玉和石头的关系密切 , 一玉一石体现出两种不同的人生观 , 成为了贾宝玉难以跨越的鸿沟 , 也是造成他人生悲剧的主要原因 。我们先来讲讲玉与石的关系 , 再谈贾宝玉在贾府所处的环境 , 最后探讨贾宝玉人生悲剧的根本原因 。
玉与石的关系
《红楼梦》中 , 青埂峰下女祸补天的石头 , 幻化成一块美玉被神瑛侍者携入凡尘 。由石成玉 , 这样独特的情节 , 曹雪芹可谓是独具匠心的 。一玉一石代表了两种不同的人生观 , 矛盾的产生成为必然 。
在中国的传统文化当中 , 玉和石代表着两种不同的象征符号 。自古以来 , 玉器在我国倍受欢迎 , 古人从玉石的物理特性中提炼出象征意义 , 并不断强化将玉与德行关联起来 , 把玉推上了一个极高的象征品格和情操的地位 。特别是儒家以玉喻君子之德 , 这种观念得到广泛的认同 。在封建社会 , 尤其是被当作至高权力的象征时 , 以玉玺的形式出现 , 更是把玉的地位推上了巅峰 。
但是 , 特别注意的是 , 玉本身是没有价值的 , 不能吃也不能喝 , 它本身的意义是被人们所赋予的 , 是一种被社会化了的文明产物 。如果离开人类文明的尺度 , 失去世俗的价值判断 , 玉作为石的一种 , 只不过是一块好看的石而已 。王国维说“所谓玉者 , 不过生活之欲之代表而已矣” 。
因此玉的品性 , 从儒家的角度上讲 , 它是积极入世的取悦于世俗的象征 。
儒家总把玉比作什么,红楼梦里宝玉和那块石头有什么联系?

文章插图
而石头的品性则刚好与玉相反 , 它是自然本源 , 石头在人类文明的进程中扮演了重要的角色 , 而且具有化时代的意义 。比如原始社会 , 人们用石打造成工具 , 也是最早的人类崇拜的物象之一 。
产生石头崇拜的关键因素在于 , 它是某种精神力量的象征 , 在世界民俗文化中 , 石头都有孕育生命的象征意义 。西印度群岛的人们认为石头具有丰产的作用 。在印度北部的一些地区 , 不育的女子认为他们的祖先生活在石圈里 , 只要献上祭品 , 并摩挲这些石头 , 就可以拥有生育的功能 。同样 , 我国四川摩梭族也有一种名为“久木鲁”的灵石 , 在传说中也有孕育生命的象征 。在《西游记》中 , 孙悟空便是从石头中生出来的 。可见 , 石能生人的观念 , 可能孕育生命的象征 , 在民俗文化中有一定的共识基础 。
我国古代文人更是以石自况 , 引石自喻 , 太湖石在众多文人的推崇下名震天下 。因此 , 不难看出 , 石头的象征及品性 , 它是带有自然原始性 , 是一种精神力量的象征 。与儒学崇尚的世俗性相比 , 它与佛道思想相近 , 也可以理解为出世的隐遁的逍遥的 。
儒家总把玉比作什么,红楼梦里宝玉和那块石头有什么联系?

文章插图
贾宝玉在贾府所处的环境
贾府的繁荣是建立在封建社会贵族所拥有的权力之上的 , 人与人之间从原始生命的角度来说 , 没有根本性的差别 。但是封建社会是一个等级森严的社会 , 把人分成三六九等 , 将人的出身地位与权力的大小联系起来 。有些人一出生就将万千宠爱于一身 , 贾宝玉就是在这样的环境中来到贾府的 。
他身上的通灵美玉代表了他在贾府的社会性 , 使他拥有了玉的品性 , 也是封建社会所看重的道德规范 , 也可以说 , 这是他的显性基因 。而这块玉本身是由石幻化而来的 , 所以他身上又有石的品性 , 追求生命原本的自然性 , 我们看到在书中 , 他倍加爱护被摧残的生命 , 在他的眼中 , 富有青春活力的生命充满了美感 , 因此他又是博爱的 。
可以说 , 他是集玉性与石性于一身的人物 。石性是他生命的本真 , 成为他源源不断的精神力量 , 而他生存的环境却是玉性的世界 。周围的人 , 上至父母 , 下至小斯丫鬟 , 思想中所崇尚的是根深蒂固的儒家政治观念 , 根本无法理解他“疯癫”的言行 。正如小厮兴儿对他的评价: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