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族服饰特色 白族服装的特点是什么

白族服装的特点是什么,白族服饰特色 。小编来告诉你更多相关信息 。
秦以前,“西南夷”诸民族在中国西南地区杂错而居,其中“滇”分布于滇池周边,“嶲”分布于洱海北部的金沙江至澜沧江一带,“昆明”分布于洱海周边,“哀牢”分布于苍山以西至怒江一带 。各种“夷”自成区域,又相互联系 。
秦统一统后,修筑“五尺道”通“西南夷”地区 。该道从今四川宜宾出发,经滇东北而入滇池地区,是官方修筑入滇的第一条道路,它连通了僰青衣道、僰道,为云南与中原的交通联系打下了基础 。
白族的服饰有一个漫长的历史发展过程,并在其中形成了自己的民族特色 。白族人崇尚白色,服饰款式各地略有不同,以白色衣服为尊贵 。
秦汉至南北朝时期,白族先民以滇池为中心的滇僰人“头饰羽翎” 。在晋宁石寨山出土的青铜器舞蹈图像中,舞者全戴羽冠,顶插长翎,上身裸露,下着兽皮羽毛带状裙 。洱海地区,唐初白族先民之一的西洱蛮,男女以毡皮为披,女子絁布为裙,男女赤脚 。《云南志》卷五云:“东有白蛮,丈夫妇人以白缯为衣,下不过膝 。”“妇人,一切不施粉黛,以酥泽发 。贵者以绫锦为裙襦” 。“若子弟及四军罗苴以下,则当额络为髻,不得戴角;当顶撮髽髻,并披毡皮 。俗皆跣足,唯头囊特异耳 。南诏以红绫,其余向下皆以皂绫绢 。”“曹长以下得系金佉苴(即腰带)” 。“有超等殊功者,则得全披波罗皮(即虎皮)” 。南诏王室及清平官、大将军,已效汉服,上衣圆领宽袍大袖,下着宽裤紧腿,有靴 。诏王头囊为钟鼎式,文官头囊为黑色莲花式,武官为虎头式 。

白族服饰特色 白族服装的特点是什么

文章插图
白族服饰特色 白族服装的特点是什么

文章插图
古白族人
大理国白族服饰,王室及官员皆衣绫罗绸缎 。元代,服色,“略本于汉”,“男人披毡椎髻,妇人不施粉,酥泽其发 。以青纱分编绕首系,裹以攒顶黑巾 。耳金环,象牙缠臂 。衣绣方幅,以半细毡为上服” 。
大理等中心地区男子一般缠白色或蓝色包头,上穿白色对襟衣,外套黑领褂,下穿白色、蓝色长裤 。洱海东部白族男子则外套麂皮领褂,或皮质、绸缎领褂,腰系绣花兜肚,下穿蓝色或黑色长裤 。出门时,常背挂包,有的还佩挂长刀 。
明清以来,白族服饰,一般说来,男子的服装各地大体相同,妇女的服饰则各地有着差异 。
女子服饰各地有所不同 。大理一带多用绣花布或彩色毛巾缠头,穿白上衣,红坎肩,或是浅蓝色上衣、外套黑丝绒领褂,右衬结纽处挂“三须”、“五须”银饰,腰系绣花短围腰,下穿蓝色宽裤,足蹬绣花鞋 。已婚者挽髻,未婚者垂辫于后或盘辫于头,都缠以绣花、印花或彩色毛巾的包头 。在白族姑娘的头饰上,蕴含着一个大家非常熟悉的词语,它就是:风花雪月 。解释:白族少女的帽子,垂下的惠子是下关的风;艳丽的花饰是上关的花;帽顶的洁白是苍山雪;弯弯的造型是洱海月 。
妇女头饰更是异彩纷呈:大理一带未婚女子梳独辫且盘在花头帕外面,再缠上花丝带等,左侧垂着一束白绦穗;婚后发辫改为挽髻,盘在头顶,外包扎染或蜡染的蓝布帕,缠素色布条 。凤羽、邓川、洱源的姑娘喜戴“凤凰帕”;有的地方则头包花毛巾或只将辫子盘头上,再缠一束红头绳;有的地方头饰为“一块瓦”;有的地方头上用多块头布相叠覆盖,最外面的一块布上绣白族人民喜欢的图案 。再外缠多种颜色的头绳,格外美观 。妇女们都喜戴玉或银手镯、坠耳环 。城镇居民多穿汉族服装,青年人爱着时装 。
【白族服饰特色 白族服装的特点是什么】寿鞋:云南省洱源县的凤羽坝子里,白族姑娘、媳妇,从小就有学做寿鞋的习俗 。不会做寿鞋的妇女,常被人们笑为无能 。寿鞋,用大红色的绸缎或布料制成 。鞋头拼有寿字图案,图案下用蓝色的丝线绣着一枝素雅的针叶松;鞋帮后跟是对称直角三角形图案;鞋底的三层底 。穿寿鞋标志着人已进入高年,福禄双全 。才人一般在六十花甲寿日开始穿第一双寿鞋 。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