情人读后感1500字 情人的读后感5篇

读完一本名著以后,相信大家的收获肯定不少,需要好好地就所收获的东西写一篇读后感了 。现在你是否对读后感一筹莫展呢?下面给您带来情人读后感,希望能够帮助到您 。
《情人》读后感1
《情人》上海译文出版社(2009年8月1日),译者王道乾 。本书讲述了:玛格丽特·杜拉斯是法国当代著名的小说家、剧作家、采访人员和电影艺术家 。本书是一部带有自传色彩的作品,以法国殖民者在越南的生活为背景,描写了一名贫穷的法国少女与富有的华裔少爷之间深沉而无望的爱情,笔触深达人性中某些最根本、最隐秘的特质,催人深思 。小说中自始至终涌动的情感力量甚至超越了高超的写作技巧,具有极强的感染力 。
这部小说是一本震动过巴黎的书,一本震动过世界的书 。是属于玛格丽特 。杜拉斯缠绵悱恻的书 。
故事开篇:"我已经老了,有一天,在一处公共场所的大厅里,有一个男人向我走来 。他主动介绍自己,他对我说,“我认识你,永远记得你 。那时候,你还很年轻,人人都说你美,现在,我是特为来告诉你,对我来说,我觉得现在你比年轻的时候更美,那时你是年轻女人,与你那时的面貌相比,我更爱你现在备受摧残的面容 。”
在风尘的岁月长河里,杜拉斯回眸自己年轻时的恋情,无限的沧桑尽在其中 。往事在七十年在时光隧道里,既清晰又朦胧,那是一场刻骨铭心的爱,一场孤独绝望的爱,一场令人痴迷、令人心醉的爱,那是一个少女的初恋 。
这并非杜拉斯所写的《情人》,而是杜拉斯晚年的小情人所写的回忆杜拉斯的 。他们的年龄相差很远,但爱却很深很浓 。
杨·安德烈亚——杜拉斯生命中最后的也是陪伴她最久的的一个年轻情人 。

晚年的杜拉斯酗酒很厉害,到了无法自制的地步 。是杨让她远离了酒精的侵袭,恢复写作的能力 。据说,杜拉斯去世后,杨也随之悄然失踪,仿佛一根飘逝的苇草,与杜拉斯演绎完一场堪称“经典”的爱情之后,他的生命的热度也随之消失 。
《情人》读后感2
是因为不理解这种复杂的情感关系才看了下去,这种故事相对来讲比较隐晦,在社会法律道德允许之外,边看边疑问主人公一些行为的理由与目的在哪里,又如何叙述的明白合理
这里是真的赞叹作者的心理描写功力,修子不是单纯的爱着远野,正如很多感情都是复杂一样,远野和冈本要介都没有理解到她,同样在看身为读者的我对于后来的结局也有点惊喜,世俗上情人是望利可图,不管是有一个名分和钱财,这本书的确一定程度上刷新自己的三观 。
自由有时候说来是很自私的东西,这个社会可能是对于女性的要求多了些,这个社会接受了包括女性自己,所以是可怜的,对于这本的表达也是新思想的迸发 。
很多都在追求单纯的幸福,傻傻的简单,在社会规则内没有任何矛盾没有非议,同时理解简单就是幸福,而复杂的情感,对于当今,还是难以理解与接受,文学越来越突出个人内心的感受,这是不是人性与道德法律的冲突,可能成熟是看过复杂矛盾的事物而遇到事情时多了份从容与理解,但维护哪个方向看每个人自己的选择 。
《情人》读后感3
断断续续看了快一个月了,本来一本不算长的小说是用不着这么长时间的,不过因为这样那样的原因中间有三个星期都没有看,今天再看起来也完全没有断层的感觉 。之前对于《情人》的名字并没有什么特别的感觉,甚至完全没有与书有太多联系起来,将其作为拥有较多独立性的存在 。直到再次拿起书一口气读完最后的几百页才豁然理解“情人”这个词起着怎样点睛的作用,修子对于爱情、对于婚姻的看法其实跟我理想中是很像的,当爱情锁进婚姻的契约里就很难保持爱情的纯粹了,所以现在有很多婚后感情破裂的例子,我们能说他们当时都不是相爱的吗,显然是不能的 。

在古代,人们的平均寿命很短,封建意识也很浓,所以我们基本不会看到会有感情破裂的婚姻,好像之前每一对人都能从一而终,白头偕老 。而现在,人们活到六七十岁实在是太平常了,三四十年的时间里都深刻的爱着这个与自己朝夕相处的人的可能性,我想真的不是一个大概率事件 。生活的琐碎不仅能磨灭理想,更能浇熄爱情 。不是说一起旅行是检验情侣合不合拍的'有效方法吗,一起生活能让我们更全面的认识对方 。很多时候我们爱上一个人不是爱上了他(她)的全部,我们爱上的只是一部分 。所以对于修子不想做妻子只想做情人的想法我还是挺能理解的 。“情人”和“妻子”,看起来似乎都觉得“情人”更好看一些(微笑) 。当然,我并不是为那些有外遇的人士找借口,也不是提倡外遇,只是想说,如果你已经对自己的爱人做出了承诺,那就别招惹承诺外的人 。为自己的所作所为负责是每个人都应该的 。暂时就说怎么多吧,要去吃饭了 。

推荐阅读